甘蔗尾是收獲甘蔗時砍下的頂上最嫩節和青綠葉片的統稱。實踐證明,用甘蔗尾喂牛,有促長、增膘、泌乳量持續增長及潤肺止咳等功效,是冬春枯草季節難得的優質青綠飼料。經測定每千克甘蔗尾葉(干物質)含水量消化能5.68MJ、粗蛋白質3~6%,含糖量高,適口性好,是一種發展畜牧業很好的飼料資源。
目前甘蔗尾葉的加工調制方法有:
1、 切短后直接喂牛。將鮮甘蔗尾葉切短成2~3cm,可以提高牛的采食量,降低牛機械消化耗能,減少因牛挑食所造成的浪費。
2、 切短后直接添加0.5%(按鮮甘蔗尾葉重計)的尿素喂牛。把尿素溶于水噴灑入切短的鮮甘蔗尾喂牛,可增加牛瘤胃細菌合成蛋白質的氮源,提高飼料營養價值。
3、 尿素青貯甘蔗尾葉
制作方法:將鮮甘蔗尾葉切短2~3cm長,每噸原料加5~10公斤尿素,將尿素均勻地撒在原料上,也可以將尿素溶于水配成一定濃度的氨水噴入原料中。逐層裝填,每層15~20cm,裝一層踩實一層壓緊一層,直至裝滿并超過窯口20~30cm為止,窯頂用塑料膜封好,四周用泥土把塑料膜壓實。如果利用水缸、塑料袋制作,裝滿就可以加蓋和封袋。
4、 氨化處理甘蔗尾葉
制作方法:也是將蔗葉切成2-3厘米長,采用尿素作氨源進行氨化,每噸甘蔗葉用30公斤尿素及300公斤水,待尿素溶于水后,分數次均勻地灑在甘蔗葉上,邊裝邊踩,壓緊,直至裝滿并超過窯口20-30厘米,窯頂用塑料膜封好,塑料膜四周以泥土壓實。青貯和氨化處理蔗葉密封一個半月后,可開袋飼喂,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可保存1-2年。
5、微貯處理甘蔗尾葉
制作方法:微貯處理是采用EM(由乳酸菌、酵母菌等組成)100毫升,溶解于20公斤0.5%的紅糖水中,然后分數次均勻噴灑在甘蔗葉上,然后裝袋、裝缸壓實密封。
青貯、氨化、微貯處理甘蔗葉,經過密封2個月后,可以開窯飼喂。青貯、氨化、微貯處理甘蔗葉質地松軟、氣味香醇,適口性增強,貯存時間長,飼喂肥育牛后采食量顯著提高。推廣青貯、氨化、微貯甘蔗葉養牛,不但可以節省糧食、發展畜牧業,而且可以改變農村傳統牛群分散放牧為舍飼或半舍飼方式,利于植被保護主生態環境平衡,意義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