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忍冬(金銀花)與灰氈毛忍冬(山銀花)
<br />發布時間:2011.10.20 新聞來源: 瀏覽次數:4
<br />
<br />正確認識忍冬(金銀花)與灰氈毛忍冬(山銀花)
<br />
<br />
<br />
<br />(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 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 全國科技標兵)
<br />
<br /> 近段時期,在新聞媒體及互聯網上關于金銀花與山銀花的炒作愈演愈烈,特別是南方地區主產的灰氈毛忍冬遭到了一些人接連不斷的惡意攻擊。如某人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以“百萬畝山銀花遭淘汰,緊缺10億株金銀花苗”為題,大談“山銀花不含木犀草甘,如果將山銀花當金銀花使用,嚴重者會危及生命!”這種說法既與事實真相不符,也給全國金銀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本人通過查閱國內外對于忍冬與灰氈毛忍冬的研究文獻,并結合多年對忍冬與灰氈毛的研究與調查,客觀公正地對忍冬與與灰毛氈的相關情況做一個介紹。
<br />
<br /> 1、忍冬與灰氈毛忍冬發展現狀
<br />
<br /> 據調查,在我國民間俗稱“金銀花”的植物有17種,均來源于忍冬科忍冬屬的不同植物。目前國內的主栽品種為忍冬與灰氈毛忍冬,其產量與栽培面積占全國的90%以上。其中忍冬主要分布于山東平邑縣、河南封丘及河北巨鹿縣三大產區,三大產區年總產量約6000噸(干花)左右。灰氈毛忍冬主要以湖南、重慶、四川、貴州為代表,其它還有湖北、安徽、浙江、廣西、江西及云南等地也有分布,產地比忍冬范圍廣,都是農民人工種植,年產量2萬噸(干花)以上,為增加產地農民收入與緩解非常時期金銀花資源緊缺做出了很大貢獻。湖南省隆回縣現有灰氈毛忍冬栽培面積就達21萬畝,其中已投產面積15萬畝左右,年產干花1.2萬噸以上,年產值12億元以上。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隆回縣政府曾從山東買進忍冬苗100萬株,免費分發給當地種植灰氈毛忍冬的藥農種植,但第二年開花時,藥農發現該品種就是本地野生的忍冬(當地藥農叫細葉金銀花,任其自生自滅),藥農不僅不領情,反而責怪政府把產量低、管理成本高的品種引進來是勞民傷財,逐步全部把其毀掉改種灰氈毛忍冬。象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地方發生過,并且現在也還在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