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石楠,木本植物,常綠喬木類,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寒力不強,喜光也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濕潤的砂質土壤最為適宜,萌芽力強,耐修剪,對煙塵和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主產長江流域及秦嶺以南地區,華北地區有少量栽培,多呈灌木狀,山東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中有高達5-6米者,生長良好。人物:安徽太湖人。1958年畢業于太湖中學。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寒力不強,喜光也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濕潤的砂質土壤最為適宜,萌芽力強,耐修剪,對煙塵和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產地分布:主產長江流域及秦嶺以南地區,華北地區有少量栽培,多呈灌木狀,山東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中有高達5-6米者,生長良好。石楠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6m,有時可達12m。小枝褐灰色,無毛。葉互生;葉柄粗壯,長2-4cm,老
時無毛;葉片革質,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2cm,寬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生具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幼時中脈有絨毛,成熟后兩面皆無毛。 本種葉片形變異較大,幼苗期鋸齒有針刺。花兩性;復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梗長3-5mm;花密生,直徑6-8mm;萼筒杯狀,長約1mm;萼片5,闊三角形,長約1mm,先端急尖;花瓣5,白色,近圓形,直徑3-4mm;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輪較花瓣短,花藥帶紫色;花柱2,有時為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先端有柔毛。梨果球形,直徑5-6mm,紅色,鮮艷著目,后成褐紫色。種子1顆,卵形,長2mm,棕色,平滑。花期 4-5月,果期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