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提取物
【來源】為柳葉萊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丁香蓼一年生草本。
須根多數。
幼苗時平臥地上,或作傾臥狀,后抽莖直立,長20~50厘米。
莖有棱角,多分枝,枝帶四方形,至秋莖葉皆變紫紅色,全體光滑無毛。
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漸狹,葉柄長不及葉片之半。
花腋生,通常1~2朵,無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有細毛,宿存;花瓣與花萼裂片同數,橢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狹,作短爪狀,早脫;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細毛,4室,花柱短,柱頭單一,頭狀。
蒴果線狀四方形,直立或微彎,兩端截切,長15~20毫米,成熟時變成紫色;種子細小,光滑,棕黃色。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長于水邊。
分布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秋季結果時采取。
【性味】苦,涼。
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平。
②《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澀,無毒。
③《福建中草藥》:微苦辛,涼。
【功用主治-水丁香的功效】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治水腫,淋病,痢疾,白帶,癰疽,疔瘡。
①《中國藥植志》:治紅白痢疾。
②《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消腫脹。
③《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治水腫,血淋,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③《貴州植藥調查》:清熱,止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