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
peacock 雞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兩種羽衣非常華美的鳥類的統稱。嚴格來說,英語中peacock專指“百鳥之王”孔雀(18張)雄孔雀,peahen指雌孔雀,雌雄孔雀合稱peafowl。孔雀屬(Pavo)的兩個種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產的藍孔雀(P. cristatus, 即印度孔雀)和分布自緬甸到爪哇的綠孔雀(P. muticus, 即爪哇孔雀)。根據1913年一次考察時發現的一根羽毛進行了搜尋,至1936年發現剛果孔雀(Afropavo congensis, 即剛果非洲孔雀),其實剛果孔雀不是孔雀(孔雀屬)的,只是和孔雀長的比較像而已. 孔雀屬的兩個種雄體體長90~130公分(35~50吋),具一條長達150公分(60吋)的尾屏,呈鮮豔的金屬綠色。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構成,這些覆羽極長,羽尖具虹彩光澤的「眼圈」周圍繞以藍色及青銅色。求偶表演時,雄孔雀將尾屏下的尾部豎起。從而將尾屏豎起及向前,求偶表演達到高潮時,尾羽顫動,閃爍發光,并發出嘎嘎響聲。
藍孔雀
藍孔雀
藍孔雀的體羽主要是有金屬光澤的藍綠色。綠孔雀的長尾與藍孔雀剪紙孔雀照片集錦(13張)相似,體羽綠色和銅色相間。兩個種的雌鳥的體羽呈綠和褐色相間,體大小幾如雄鳥,但無長尾屏,也無冠羽。孔雀棲息於開闊低地的森林中,白天結群,夜間棲于高樹上。于生殖季節每只雄孔雀擁有2~5只雌孔雀。每只雌鳥產4~8枚微白色卵,產於地面洼處。 孔雀作為觀賞鳥類,是世界上許多動物園的主要展出動物,在舊大陸早已名聲四播。但因綠孔雀具攻擊性,故必須與其他鳥類分開飼養。藍孔雀雖原產濕熱地區,但也能在北方冬季生存;綠孔雀則經受不了太冷的氣候。
大雁
大雁又稱野鵝,是鴨科、雁屬中的鴻雁、灰雁和豆雁等總稱。大型候鳥,是我國重要的狩獵水禽之一。
1、大雁經濟價值:
大雁羽毛豐厚,善飛翔,胸部肌肉發達,每百克肉中蛋白質20.98克 、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
、鈣48.04毫克、鐵8.71毫克、無機鹽1.17克,是較好營養保建品,同時還有藥用功能,我國《千金食治》、《本草綱目》等十多部古代醫學典籍中均有詳細記載。雁肉:性味甘平,歸經入肺、腎、肝。祛風寒,壯盤骨,益陽氣,暖水臟。雁肪:活血祛風,清熱解毒。羽絨保曖性好,又非常輕軟,可作枕、墊、服裝,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較我硬的羽毛可用來加工制成扇子及工藝品等。
2、大雁養殖效益。
在野生狀態下,大雁性成熟需三年,一雄配一雌,年產蛋4-8枚。人工養殖時,可以一雄配多雌,性成熟時間為8-9個月,年產蛋量初產在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產蛋可達25枚,蛋重150克,孵化期為31天。
大雁是典型的食植性群集類水禽,野生狀態下以植物嫩葉、細根、種子為食,其中多以雜草為主。人工養殖時,可以大群放牧吃嫩草、溜麥,主要活動在稻茬地、河壩灘涂、山坡等,不用補飼,即可達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圈養的條件下,可以喂各種雜草粉和各種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內(2-6月)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即可。大雁的繁殖率雖比家禽低,但草食性能強,飼養一個體重5公斤的成雁終生耗精料(育雛期)2公斤,是其它任何畜禽品種無可比擬的。
3、大雁市場分析:
大雁,在我國是剛剛開始馴養的特禽,現處在種、苗銷售階段,發展人工養殖大雁,有一定的市場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