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企業急切地找到我們想做戰略管理咨詢,但是一經了解發現,其公司成立剛剛兩個月,員工總人數寥寥不足十人,希望提供全套的公司戰略和營銷、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業務流程等支撐體系的規劃設計,其出發點是確保公司成立伊始就實現經營管理的高起點、高標準、標準化和規范化,特別是要完成3-5年的戰略規劃。
一方面,管理咨詢市場需求旺盛,增長勢頭迅猛,但是其中類似的“虛旺”占有一定比例,盲目性和跟風效仿是主要表現,以至于不分企業實際的發展階段、存在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需求也不明晰時,就找到咨詢公司直接做全套戰略管理咨詢,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這種現象反映的是企業對戰略、對管理的理解存在誤區。其一,認為未來的管理是能夠依靠全面設計規劃出來的,忽略了企業管理更多是在內外環境變化中不斷調整適應并自我修復而成形;其二,對戰略規劃的*佳制定時機理解有偏差,以為任何企業任何時候都需要做戰略規劃。
針對戰略規劃的*佳時機的基本觀點,首先,戰略規劃應當包含內容、程序和時機三個層面,內容是指諸如商業模式、產業選擇、公司戰略、業務戰略、職能支撐戰略體系與應對策略等等;程序則是指制定戰略規劃的流程、過程監控、責任、權限和制定修改的規則;時機則是指何時才確實需要系統思考并詳細考慮戰略規劃,時機問題是多數企業甚至有的咨詢公司在為客戶咨詢時都忽略的問題。
企業自成立起要經過三關,生存關、規范關和發展關。
在生存關,即是企業創始成立時和謀取生存機會的初級階段,該階段企業關鍵問題是解決銷售收入、保持基本財務收支平衡或現金流,一切經營管理的目標導向是保證企業能夠生存下去(少數探索新業務而單獨設立的公司需要考慮集團的戰略導向除外)。這個思路必須十分明確,許多創業的公司在商業計劃書中描繪了極其理想的戰略藍圖和利潤前景,但是只要生存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戰略規劃基本上是失效的。換言之,這個階段的企業做戰略規劃的緊迫性不強或者說不太需要戰略規劃,首要解決的是經營問題而不是管理問題。此時的戰略與管理咨詢相當于“為小孩子量身定做終身的衣服,設計未來的全部生活閱歷”,價值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