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結晶器操作及其應用
結晶操作中的問題
1.過飽和度 增大溶液過飽和度可提高成核速率和生長速率,有利于提高結晶生產能力。
過飽和度過大會出現問題:
1) 成核速率過快,產生大量微小晶體,結晶難以長大;
2) 結晶生長速率過快,影響結晶質量;
3) 結晶器壁容易產生晶垢。
存在*大過飽和度,可保證在較高成核和生長速率的同時,不影響結晶的質量。在不易產生晶垢的過飽和度下進行。
2.溫度
溫度的不同,生成的晶形和結晶水會發生改變,溫度一般控制在較小的溫度范圍內。冷卻結晶時,若降溫速度過快,溶液很快達到較高的過飽和度,生成大量微小晶體,影響結晶產品的質量。溫度*好控制在飽和溫度與過飽和溫度之間。
蒸發結晶時,蒸發速度過快,則溶液的過飽度較大,生成微小晶體,附著在結晶表面,影響結晶產品的質量。蒸發速度應與結晶生長速率相適應,保持溶液的過飽和度一定。工業結晶操作常采用真空絕熱蒸發,不設外部循環加熱裝置,蒸發室內溫度較低,可防止過飽和度的劇烈變化。
3.攪拌與混合
增大攪拌速度可提高成核和生長速率,攪拌速度過快會造成晶體的剪切破碎,影響結晶產品質量。為獲得較好的混合狀態,同時避免結晶的破碎,可采用氣提式混合方式,或利用直徑或葉片較大的攪拌槳,降低槳的轉速。
4.溶劑與pH值
結晶操作采用的溶劑和pH值應使目標溶質的溶解度較低,以提高結晶的收率。溶劑和pH值對晶形有影響。如普魯卡因青霉素在水溶液中的結晶為方形晶體,在醋酸丁酯中的結晶為長棒狀。在設計結晶操作前需實驗確定使結晶晶形較好的溶劑和pH值。
5.晶種
向處于介穩區的過飽和溶液中添加顆粒均勻的晶種。對于溶液粘度較高的物系,晶核很難產生,而在高過飽度下,一旦產生晶核,就會同時出現大量晶核,容易發生聚晶現象,產品質量不易控制。
高粘度物系必須用在介穩區內添加晶種的操作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