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三星市場霸主之爭再起波瀾 10億美元罰金縮至6億
北京時間上周六,美國一家聯邦地方法院判決認為,該院陪審團去年裁定三星[微博]電子公司因專利侵權須向蘋果公司支付的賠償金中約40%計算有誤,屬于無效。這一判決讓蘋果和三星的市場霸主之爭再起波瀾。
專利案將重審
去年8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陪審團裁定三星侵犯蘋果6項專利,須向蘋果賠償10.5億美元,這一巨額賠償金依據三星26項產品給蘋果利潤帶來的損失等累計得出。
但負責此案的韓裔法官高蘭惠在*新判決書中指出,陪審團在計算此項訴訟中的14項與三星產品有關的賠償時存在缺乏法理基礎等錯誤,與這些產品有關的總計約4.505億美元賠償金因此被判減免。換而言之,蘋果獲得的專利賠償金額將由此降至5.989億美元。
法院同時決定重審此案,以決定受罰產品型號減少后蘋果應獲得的具體賠償金額。
在長達27頁的判決書中,高蘭惠還討論了蘋果此前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提高賠償金額的訴求,稱蘋果沒有拿出充分證據來支持這一訴求,而且兩家公司的部分訴求都沒有足夠的判例法依據。
去年8月份,蘋果三星專利糾紛迎來了*一輪較量。由于原、被告方都對法院判決持有部分異議,因此在去年12月份,主審法官又召開審后聽證會,聽取兩家公司意見。
在聽證會上,蘋果請求法官增加賠償金額,三星請求法官重新審理案件或者重新評估賠償金額。法官回絕了重審要求,同意對賠償數額再做斟酌。在聽證會召開前后,此案又生出許多“是非”。蘋果有兩項專利被美國專利商標辦公室認定無效,而這兩項專利在蘋果獲賠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蘋果三星之爭
專利案*終的結果暫時還不明朗。但業內人士認為,法院在*新判決中對三星賠償金予以大幅減免,對蘋果而言是個挫折。
市場上對蘋果的唱衰之聲一直未斷。日前,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heMotley FoolBlogNet-work撰稿人麥斯威爾·費舍爾撰文稱,在過去的幾個月間,我一直和其他投資者說,蘋果將會面臨持久的賣盤。麥斯威爾認為,蘋果將是這場對決中的輸家。
直到現在,沒有一家公司能在手機、電腦市場中拿出媲美蘋果的財務報表。不是戴爾[微博],不是黑莓[微博],甚至不是古老的惠普[微博]或微軟[微博]……在三星的蓋世3面市以后,這一切開始發生改變。
歷史上*一次,有一家公司推出的一款產品能夠在銷量上和蘋果iPhone并駕齊驅。麥斯威爾認為,對比2012年第四季度的盈利報表,蘋果仍然占據了市場72%的盈利,三星坐收余利。而在這些數字背后的真相是,蘋果在節節敗退,三星卻在攻城略地。
他也認為,這和兩家公司在商業模式上的不同。蘋果的商業模式是去創造一個市場然后去主導這個市場。三星則不同,三星很樂于在一旁作壁上觀,然后去分析某個特定的市場,再去創新、改進。
智能手機并不是三星首創的,但是它的確對這類產品進行了創新和改進。三星的經營方式完全和蘋果是相反的。還記得喬布斯是怎么說的么,“消費者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但三星相信,是市場推動需要,三星的工作就是去滿足那個市場需求。
研發決定命運
蘋果和三星之間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在于,三星其本身就是一家制造企業。與之不同的是,蘋果走的是裝配轉包路線。三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模式,開發、生產、銷售零部件給其他的制造商。通過作為整個鏈條中的一個重要供貨商,三星學會了如何去和產業鏈上的知名企業去競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蘋果就是三星*大的客戶之一。從內存處理器到圖形芯片,蘋果都是從三星購入。隨著兩家宿敵身份開始明了,蘋果現在開始積極尋找其他供貨商,但在麥斯威爾看來,蘋果現在才意識到三星的市場滲透力有些為時已晚。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在研發上的資金投入增長迅速。根據其*近發布的財報,三星投入了近105億美元在研發領域,這是其營收總額的5.7%。相較而言,蘋果只花了34億美金,只占其營收總額的2.2%。
三星在研發中所作出的人力投入也同樣巨大,該公司雇傭了超過60000名員工,分布于全球34個科研中心。據三星內部人士透露,為了生產蓋世3手機,三星還雇用了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設計師。
蘋果在市場中的霸主地位是否真的岌岌可危?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對記者說,智能手機市場的霸主地位從來都是各大手機廠商輪番坐鎮,三星完全有可能上位成為下一個市場霸主。
他也認為,蘋果的一個優勢就是其受眾群體仍然龐大,“喬布斯時代”已經過去,蘋果極有可能在產品設計上有所妥協。目前,蘋果在內部系統、對外接口以及應用軟件的設計和操作方面都趨于保守,相比靈活開放的安卓系統,蘋果產品略顯頑固。在愈發強調個性及多元化的市場,任何封閉的大門都將遭遇破解。蘋果若能以更為開放的姿態與目前主流的互聯網巨頭合作也可為其帶來第二個春天。
京恩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