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拇外翻
1.患者常合并有平足癥,部分有家族史或長久站立工作或經常穿尖頭鞋史。
2.足拇趾外翻、旋轉畸形,局部疼痛,行走困難。
3.第二趾錘狀趾,第二、三蹠骨頭蹠面形成胼胝,*一蹠趾關節突出部形成足拇囊炎。
4.X線攝片術:(1)*一、二蹠骨夾角大于10度以上;(2)各蹠骨頭張開,*一蹠骨頭蹠面的子骨向外移位;(3)*一蹠趾關節內側關節附近處可有骨贅形成,嚴重者可產生骨性關節炎;(4)足拇的蹠趾關節輕度脫位。
中老年拇外翻特點及時臨床表現
拇外翻即拇趾向外側傾斜。約有一半病人有遺傳史,家族中發病率較高,但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年青時穿高跟鞋或穿鞋過小,過瘦造成的。
拇趾外翻畸形后會導致足的一系列病理改變。拇外翻后會導致*一跖骨內翻,足掌前部增寬。足的負重點發生改變,足部常感疲勞。由于*一跖骨內翻,*一跖骨頭常受到摩擦、擠壓等刺激,形成骨贅,表面形成假性滑囊。皮膚增厚,形成胼胝體。因常受到持續性摩擦作用,會出現滑囊炎,皮膚可出現潰瘍、感染。這時,疼痛較重,影響行走。拇趾外翻畸形不斷加重,會出現*一跖趾關節半脫位及骨性關節炎。這時,關節軟骨破壞,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導致關節功能受限。這是中老年拇外翻的主要特點。
拇趾向外偏移,擠壓第二趾,使第二趾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形成槌狀趾。第二趾上方皮膚由于穿鞋的摩擦增厚,或形成潰瘍。拇趾根部內側突出,皮膚增厚、壓痛。出現滑囊炎時局部腫脹、發紅,壓痛明顯。因足的負重點改變,足掌受壓,皮膚增厚、疼痛。晚期*一跖趾關節出現骨性關節炎,活動受限,疼痛加重,行走受到影響。
X線片顯示,拇趾向外偏斜,*一、二跖骨間距增大。*一跖骨頭內側形成骨贅。晚期,*一跖趾關節間隙變窄,關節周圍骨質有增生。
患者多數是在青年時期形成的,中老年患者在預防方面主要是防止畸形加重,延緩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有拇外翻患者,在穿鞋時要寬松,鞋墊要墊厚,以減少對足的摩擦和刺激。經常用溫水泡腳,按摩足趾能改善血液循環。經常充分活動足趾增強關節軟骨的營養及足內肌的肌力,能防止關節軟骨損傷,延緩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