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四川茶藝代表團隊!
蒙山茶技長壺茶藝“龍行十八式”、“天鳳十二品”茶藝表演
蒙頂茶藝“天風十二品”屬典雅派,相傳是蒙山茶開山祖師“茶神”吳理真與其夫人蒙茶仙子所創,本來用于祭祀女媧。傳說蒙頂山是女媧煉石補天之處,因為天沒補嚴,天外罡風從此處下漏,從而使蒙頂山獨享天外風雨的潤澤,成為盛產仙茶的神山,所以在歷史上祭祀女媧是蒙頂山的一項重要活動。這項活動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最終演變為著名的蒙頂茶藝。
蒙頂茶藝共分十二道程序,故又稱“天風十二品”。茶藝表演通常在山頂進行,表演者須沐浴焚香后才可表演。表演過程氣氛肅穆,優雅莊重,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一絲不茍。茶香縹緲,天風浩蕩,茗煙與仙霧漸融漸逝,神思共天風且合且離,這種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恐怕只有茶道中的絕頂高手才能領悟。
“天風十二品”的基本程序:
1、天地氤氳(焚香沐手,表演開始,取天地開辟溟蒙之意境。)
2、琴瑟和鳴(古琴伴奏,取弄玉吹簫之意境。)
3、瑤池洗玉(用清水洗茶杯,取昆侖山瑤池神話之意境。)
4、紫玉生煙(開水洗紫砂壺,讓水蒸氣從壺嘴裊裊升出,取唐詩“藍田玉暖日生煙”之意境。)
5、仙茗出宮(用茶匙從茶罐中取茶,取道教仙人出游之意境。)
6、雨漲秋池(洗茶,把熱水注入洗茶器中,蓋上蓋搖三下后把水倒出,取唐詩“巴山夜雨漲秋池”之意境。)
7、漫天花雨(把洗過的茶均勻地投入各個茶碗中,取佛教天女散花、天花亂墜之意境。)
8、潮滿春江(沖水泡茶,水要沖到茶碗沿口,以便加蓋后密閉蓄香,取唐詩《春江花月夜》之意境。)
9、碧波春色(觀茶色,茶入水中,隨水晃動,碧波綠芽,相映成趣,恍若春草新發,煞是好看,取謝靈運“池塘生春草”之詩意。)
10、天風飄香(聞茶香,茶的清香融入蒙頂山的清風之中,暗香浮動,沁人心脾,取女媧補天處天風泄漏,潤澤蒙頂及宋詩“暗香浮動月黃昏”之意境。)
11、細品瓊漿(品茶,取唐人傳奇藍橋遇仙“一飲瓊漿百感生”之意境。)
12、神游大荒(回味茶色、茶香、茶藝、茶韻、茶意、茶道,取《紅樓夢》大荒山及女媧煉石補天,天辟鴻蒙之意境。)
蒙山派茶技“龍行十八式”屬剛健派。它是指蒙頂“禪茶”中所獨創的十八道獻茶技藝。
在國人心目中,茶道似乎是追求靜穆優雅的高雅藝術的代表。但是,“龍行十八式”卻與傳統的茶道大異其趣,表現出一種剛健向上的藝術風格,以陽剛之美獨樹一幟,成為古今茶文化中一道絕無僅有的獨特景觀。中央二臺、中央四臺、鳳凰衛視,江蘇、貴州、西藏、四川等各大電視臺都紛紛進行播放。
相傳“龍行十八式”是北宋高僧禪惠大師在蒙頂山結廬清修時所創。過去,作為僧人修行的一門功課,“龍行十八式”只在蒙頂山僧人中流傳,直到清代才逐漸傳入民間。
“龍行十八式”融傳統茶道、武術、舞蹈、禪學、易理于一爐,充滿玄機妙理。摻茶師手持嘴長一米多的銅壺,翻轉騰挪,提壺把盞,準確將水注入杯盞中。每一式均模仿龍的動作,式式龍行云動,招招景馳浪奔,令人目不暇接,心動神馳。 “龍行十八式”名稱如下:
*一式 吉龍獻瑞
第二式 玉龍扣月
第三式 驚龍回首
第四式 烏龍擺尾
第五式 祥龍行雨
第六式 白龍過江
第七式 潛龍騰淵
第八式 威龍出水
第九式 青龍入海
第十式 異龍行天
第十一式 戰龍在野
第十二式 神龍搶珠
第十三式 飛龍在天
第十四式 亢龍有悔
第十五式 龍吟天外
第十六式 猛龍越海
第十七式 龍轉乾坤
第十八式 游龍戲水
另茶藝師專業班 茶藝興趣班 茶樓管理培訓班 茶藝表演班繼續上課報名,培訓整理免費索取,加QQ275960869 即發送!
四川成都市光華村家樂福旁天邑花園4樓2號(杜甫草堂往下二環路口仁和春天百貨旁家樂福處天邑花園) 網址 http://cypx.cd.ganji.com/ 四川茶館專業委員會 蒙山茶文化藝術培訓中心 乘車路線:52路 111路 801路 802路 809路 805路 165路 在二環路西一段站下
手機: QQ 275960869 電話 13096327854 蔣老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