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技術,沼氣項目,沼氣發電技術,沼氣發酵技術!。
沼氣發酵技術:
沼氣發酵工藝是指在厭氧條件下,通過沼氣發酵微生物的活動,處理有機廢物并制取沼氣的技術與裝備,也稱為厭氧消化工藝.
一、沼氣發酵原料
發酵制取沼氣的原料很廣泛,凡是人糞便、禽畜糞便、桔稈、青草等有機物質以及淀粉廠、糖廠、酒精廠的污水都可以發酵制取沼氣。但富含油脂、有毒、殺菌藥物不能入池發酵。
二、沼氣發酵條件
1、沼氣池必須是密閉。沼氣菌是厭氧細菌,它的整個生命活動(生長、發育、繁殖代謝等)都不需要氧。相反,氧氣對它有害。因此,沼氣池要密閉,不能有漏水漏氣,否則,有損害沼氣菌的生命活力。
2、適當的水。發酵池料水比例得當是正常產生沼氣的一個關鍵。一般以料含水量而定,如果料含水量為60%,那么,一斤料即要外加水3至4斤。總之,料含水比例越高,外加水越少,反之,外加水則多。
3、適當的溫度。沼氣細菌與其他微生物一樣,有其適宜的溫度范圍。一般8℃以上,沼氣菌即可活動,產生微量沼氣。20至24℃,活動正常,28至30℃,最旺盛,產生沼氣率*高。
4、酸堿度。沼氣發酵適宜的酸堿度范圍為6.5至7.5之間。最適宜是6.8至7。
5、攪拌。適當攪拌,可以提高發酵池內產氣率。一般用粗木條或長柄杓每周攪拌2次即可。
6、接種。沼氣菌種廣泛存在于陰溝、糞坑、舊沼氣池底部的污泥沉沙中。初池發酵沼氣時,可采用這些污泥沉沙作為接種物,增加沼氣菌種數量,達到盡快發酵、產生沼氣。
沼氣初池發酵,尤其要注意方法問題。一個 6m3新建發酵池,*一次投料(豬糞)500斤,1500斤糞水,發酵5至7天,又投料1000至1500斤,加水4000斤,發酵5天后,密封活動蓋和其它管道,以后每天或隔天投料20斤,水40斤,待氣壓表上到2至3度,即可試燒。
沼氣發電技術及熱利用工程技術
一、基本原理:本技術集環保和節能于一體的資源綜合利用的優秀實用技術,它可以解決廣大農村對日用能源的需要,適宜廣大農村小康衛生生活的要求。它利用農業或村鎮鄉村生活中的大量有機廢棄物(例如:酒糟液、禽畜糞、城市污水等)經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做農民日用能源——生火做飯。并可驅動氣體發電機組發電,并充分利用發電機組的余熱,使綜合熱效率達75%左右。從而達到環保和節能
二、關鍵設備:大功率沼氣發電機組是沼氣工業化利用的關鍵設備。以前,國內功率*大的沼氣發電機組不超過500kW,我公司利用專有的改裝技術,開發成功發電功率50-450kW的大功率沼氣發電機組。示范項目50kw發電及余熱利用項目通過北京科委的技術鑒定。
三、適用范圍:凡有大量有機廢棄物的工廠企業,如酒精廠、糖廠、畜牧場、制藥廠、造紙廠、屠宰廠、污水處理廠等。其中50-100kw機組尤其適宜鄉村、小城鎮使用。 本技術加以引伸,還可開發出適合不同氣體燃料的氣體發電機組,從而擴大應用范圍。
四、典型規模及建設條件:典型規模:發電容量800kWh,每天供60℃熱水100噸左右。
建設條件:1、發電機房面積500平方米左右;2、自用電100kW左右;3、用水:閉式循環(一次加水,然后自動補充少量新水);4、用氣:0.6立方米/kW.h(標定工況下)。
五、運行管理:電站及發電機組具備自動報警系統,對異常情況可以聲、光報警,并自動停機。正常運行時,只需二名操作人員值班。
六、投資效益分析:以典型規模(發電800kWh,余熱供應熱水)及1990年價格水平為例投資及回收期:沼氣發電站總投資378.7萬元(其中設備費274萬元);主體設備壽命15年;投資回收期2.2年。
經濟效益分析:以電價0.55元/度,熱水50元/噸,年工作日300天計;直接經濟效益(發電+余熱利用)491.8萬元、成本(含消耗沼氣費用):320.7萬元、凈效益171.1萬元。
環境及社會效益:以酒精廠為例,如沼氣發電容量為800kW,每日可處理酒精糟液600立方米,供60℃熱水100噸左右,一個酒精廠用廢糟液產生的沼氣發電,可供兩個同等規模的酒精廠使用,既保護了生態環境,節約了能源,又有利于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七、應用情況: 北京大興已利用該設備(1臺)建成發電容量50kW的沼氣示范發電站,并并網發電; 沼氣池
八,我單位可優惠實施鄉村、村鎮的沼氣工程,從沼氣發生到沼氣發電的一系列服務。并提供人員培訓維修服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