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分析,中國消費者對抽濕機的認知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消費意識不夠。人類對空氣濕度的耐受范圍較廣,一般一年中僅有2~3個月的時間屬于潮濕期,大部分消費者通常采取忍受度過的方式。另外空調的除濕功能也易使消費者忽略除濕機存在的必要,而只把它看作錦上添花的家電用品。
2.消費水平限制。除濕機的使用材料成本和空調相近(一臺12升除濕機的成本相當于一臺1HP空調),另外由于市場需求量小,生產難以形成規模優勢,所以導致其價格與空調相近,普通民眾較難接受。
3.宣傳不足。目前家用除濕機處于自然銷售狀態,廠商通常沒有配備促銷員,對除濕機的宣傳力度也十分欠缺,造成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信息斷層嚴重.商用除濕機領域的情況則大為不同。商用除濕機是以內銷市場為主,其銷售量占內銷總數的60%,銷售額比例則超過90%。目前商用機的市場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銷售狀況和家用機類似,都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許多單位和場所需要用到除濕機,但對產品不甚了解,并未將其納入采購范圍。有關除濕機的采購招標項目也非常少,客戶需要商家主動去挖掘,需要“曲線”營銷,甚至除濕機只是作為配套產品配給用戶。工業抽濕機的消費群體大體分為兩類。*一類用戶對產品需求不復雜,只要能滿足除濕即可,但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第二類是實力較強的單位及一些科研所等機構,對機器的性能要求較高,價格則是次要考慮因素。在國內的生產企業中, 森井除濕機是較早涉足除濕機領域的企業,而格力、奧克斯近幾年開始迅速成長。許多大企業出于各方面因素考慮,比如市場成熟度、消費價格接受度等,主動放棄了國內市場。
品牌格局
從除濕機的品牌定位格局(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這個行業中還沒有真正形成規模的品牌和企業,2005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企業屈指可數,大部分企業的銷售收入都在1000萬元之下,品牌格局還僅是一個雛形。形成這樣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較小的市場需求影響了產業的發展。除濕機行業的市場容量不到20億元,國內市場更是微乎其微,在沒有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各企業對該產品的重視度不夠,除濕機只能成為一個附屬的小產品,而目前的專業除濕機企業又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大力推廣。
二:除濕機產品目前品類繁多,應用領域也紛繁復雜,造成銷售渠道雜亂,同時每種產品的需求量都相對較少,這也給企業在推廣及銷售造成較大困難。
目前在內銷市場銷售的主導品牌還是以國產或合資品牌為主,另外還有部分進口品牌,以NEC、BENTIAN為代表,他們的產品定位于高端,價格也較高。從除濕器短期的發展態勢來看,這種局面還將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近兩年國內市場的需求有較快增長,但市場需求的絕對量還是有限,很難讓眾多有實力的品牌介入,領軍品牌自然也無法形成。但畢竟作為一個細分的市場,除濕機行業的市場及利潤空間仍客觀存在,因此還是會吸引新的品牌不斷進入。
產品特點:
目前,除濕機企業主要有三類,一是以美的、長虹為代表的家用空調企業以家用除濕機為主導,這些企業在的技術及國內國際銷售渠道方面有明顯優勢;二是以特靈、約克為主的商用空調企業則以工業恒溫恒濕空調機組見長,這些企業的產品技術含量較高,而且銷售渠道也以工程項目為主,而這正是傳統商用空調企業*大的資源;三是專業的去濕機企業,產品更多地專注于民用市場,這類企業大多是一些中小型的工廠和作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