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7屆俄羅斯國際制冷展覽會
——俄羅斯唯一專注于制冷主題的專業展會
展會名稱:Climate World 2011
展會時間:2011年3月1日-4日
展會地點:莫斯科Expocentr Fairgrouds
俄羅斯的制冷與空調技術市場常被描述為是增長中的市場。在制冷技術行業尤為活躍的是來自亞洲和歐洲的進口配件生產商,而在空調技術行業唱主角的首先是來自亞洲,當然也包括歐洲和美國的進口設備生產商。相反,俄羅斯國內生產商的增長卻更多為負數。
制冷技術:國外廠商控制市場
目前,幾乎無從獲取有關俄羅斯制冷技術市場的準確尤其是*新的數據, 即便有數據公布,也往往相互不一致。盡管如此,就一些明顯的發展趨勢而言,專家們的意見基本一致。雖然從已安裝設備的數量來看,除家用制冷設備外,在俄羅斯制冷技術市場上商業制冷占主導地位。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中,銷售額增長*大的卻是工業制冷及100千瓦以上功率的制冷設備。這主要歸結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隨著購買力的不斷增長,俄羅斯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從而拉動了制冷技術需求的增長。
另一方面,工業制冷行業現有的制冷設備大部分都已老化,需要更新換代。在市場結構方面,所有的市場調研均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國內生產商的市場份額逐年減少,反之國外生產商的地盤不斷擴大。圣彼得堡大學的巴蘭年科教授認為,在俄羅斯安裝的制冷設備中只有10 %是采用國內生產商的配件組裝而成的。這一分析與德國工商總會駐外商會(AHK)的調查相符,即2006年俄羅斯國內廠商的市場份額由34 %下降至17 %,預計到2010年將繼續下降至10 %。原因不僅是產品質量不過關和售后服務不到位,而且還有外來產品的價格壓力,國內產品往往無法與之抗衡。國內市場份額下降的同時,進口份額近年來卻大幅增長。據AHK統計,2006年的增幅與上一年相比便已達到了48 %。
空調技術:從奢侈型商品變為消費型商品
進口商品同樣主宰著俄羅斯的空調市場。根據德國聯邦對外經濟信息局(bfai)的一項調查,2002年進口商品的占有率約為97 %。當時專家們認為,俄羅斯本地的加工業將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后來的發展證實了這一預測。市場分析師們指出,主要存在有四大板塊:來自日本、歐洲的可靠且屬于名牌的產品,來自日本、歐洲的高技術含量但形象略微遜色的產品,來自韓國的質量相對穩定的產品,以及來自中國、俄羅斯的價格低廉的產品。至于機型市場,2007年銷出的大多是用于住宅的分體空調,其次為窗式空調。多聯分體機和大功率商用設備迄今為止似乎還很少有人問津。而得益于越來越高的能源效率要求,變頻空調同樣能擴大銷售額。2007年總計上市150萬臺,而且呈持續增長的勢頭,這主要歸功于近年來建筑行業的發展和居民購買力的提高。
制冷劑:氟化制冷劑統領市場
不同統計顯示,當前俄羅斯制冷與空調設備市場*受青睞的是氟化制冷劑,所占份額在70 %至90 %之間。也就是說,四分之三的設備使用化學合成制冷劑。考慮到那些過時老化的機器設備,其中肯定有許多使用的是 HFCKW R-22(氟氯碳氫化合物),其余的設備主要使用氨,還有數量極少的設備使用 CO2(二氧化碳)。
展望:危機中的潛力
世界經濟危機也必將在俄羅斯制冷空調市場留下痕跡。制冷市場必定首先受到沖擊,反之空調市場的情況可能會好于制冷市場,因為那些年久老化的設備面臨淘汰,更新換代勢在必行。對于國內外廠商來說這顯然意味著商機。另鑒于制冷與空調技術的背后是高昂的成本,效率的因素必將成為企業戰略的焦點。
展品范圍:
制冷空調設備類:大、中、小型中央空調、商用空調、家用空調、專用空調及各種機組;壓縮機、冷卻塔、冷凝器、蒸發器、熱交換器; 自控產品、儀器儀表;凈化過濾設備、空氣凈化設備等; 泵閥管件、保溫材料、制冷配件、通風配件、制冷劑、節能鍋爐等。
冷凍、冷藏技術設備:冷庫及氣調庫、冷凍冷藏設備、冷凍干燥設備、速凍設備、超市冷凍柜、保鮮柜、展示設備、自動化冷庫倉儲設備、制冰機、冷卻機、冷水機、低溫凍結、差壓預冷技術、真空預冷、氣調貯藏、真空冷凍干燥技術、活海鮮蓄養裝備、微波保鮮設備、各類保鮮包裝設備、材料等;物流、運輸、貯藏的技術與設備、保鮮車、冷藏車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