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雙螺桿擠出機機筒、螺桿采用積木式原理設計制造。根據(jù)加工物料體系與工藝配方要求其長徑比、機筒結構、螺桿排列、換網(wǎng)結構、排氣數(shù)量及位置、加料方式、電氣控制方式等,均可優(yōu)化合理配置。實現(xiàn)多功能、多用途來適應加工高分子材料。
平行雙螺桿擠出機的功能參數(shù):
1、“D”為直徑,衡量產(chǎn)量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
2、“L/D”,指長度與直徑的比例,直接影響到塑化度,是衡量用途的標志,一般塑料改性,用30-40左右,常用36:1或40:1。
3、“H”,螺槽深度,指其容料空間之大小。
4、“e”螺棱厚度,工藝上體現(xiàn)在剪切之大小。
5、“6”螺桿與機筒之間隙,擠出機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一般在0.3-2mm,越過5mm擠出機是警介線。
6、“N”主機轉速,指其*高值,指一個加工調(diào)整范圍,極大影響產(chǎn)量及中高低速之劃分。(國產(chǎn)機一般500-600r/min)
如:max:600r/min,低速:350r/min、中速230-240r/min、 高速450-600r/min。
7、“P”,電機功率及加熱功率。
螺桿排列及其工藝設定
(一)平行雙螺桿擠出機螺桿的分段及其功能
1)螺桿一般分:輸送段、熔融段、混煉段、排氣段、均化段5個段。
1、輸送段,輸送物料,防止溢料。
2、熔融段,此段通過熱傳遞和摩擦剪切,使物料充分熔融和均化。
3、混煉段,使物料組分尺寸進一步細化與均勻,形成理想的結構,具分布性與分散性混合功能。
4、排氣段,排出水汽、低分子量物質(zhì)等雜質(zhì)。
5、均化(計量)段,輸送和增壓,建立一定壓力,使模口處物料有一定的致密度,同時進一步混合,*終達到順利擠出造粒的目的。
2)分布(分配)與分散混合之段別
1、分布混合,使熔體分割與重組,使各組分空間分布均勻,主要通過分離,拉伸(壓縮與膨脹交替產(chǎn)生)、扭曲、流體活動重新取向等應力作用下置換流動而實現(xiàn)。
2、分散混合,使組分破碎成微粒或使不相容的兩組分分散相尺寸達至要求范圍,主靠剪切壓力和接伸應力實現(xiàn)。
3)輸送元件,螺紋式的
1. 表示法:如“56/56”輸送塊,前一個”56”指導程為56MM,后一個”56”指長度為56MM。
2. 大導程,指螺距為1.5D~2D
3. 小導程,指螺距為0.4D左右。
4. 其使用規(guī)律:隨著導程增加,螺桿擠出量增加,物料停留時間減少,混合效果降低。
5. 平行雙螺桿擠出機選用大導程螺紋的場合,以輸送為主的場合,利于提高產(chǎn)量;熱敏性聚合物,縮短停留時間,減少降解;排氣處,選用(也有選用淺槽),增大表面積,利于排氣,揮發(fā)等。
6、選用中導程螺紋場合,以混合為主的場合,具不同的工作段逐漸縮小的組合,用于輸送和增壓。
7、平行雙螺桿擠出機選取用小導程螺紋的場合,為一般是組合上逐漸減小,用于輸送段和均化計量段,起到增壓,提高熔融;提高混合物化程度及擠出穩(wěn)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