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黃垓鄉堅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培植壯大畜牧業作為主導產業,以擴大規模養殖為突破口,采取多種措施推進畜牧特色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政策驅動。鄉黨委、政府制定了《關于扶持養殖大戶的若干規定》,采取“以獎代扶”措施,加快發展養殖專業村,鼓勵發展規模養殖小區,支持發展養殖大戶,同時加快推進標準化生產,促進畜禽入區和規模化發展。
二是龍頭帶動。由鄉畜牧辦牽頭,以鄉養殖示范基地為依托,積極推廣企業(中心)+協會+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富民產業,由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走以養促銷、以銷促養的路子,規范發展濟董線、大寨線兩側交易市場,積極促成大流通、大發展格局。
三是技術推動。由畜牧獸醫站成立專業技術服務隊伍,分片包村、包場、包戶,責任到人,搞好防疫監控和檢疫防范,明確每人每月至少2次到現場指導,并為養殖戶提供一項新技術或解決一個難題;結合科技興村計劃,進一步完善養殖技術推廣網絡,促進科學養殖實用技術的培訓和普及
驢的外貌特征與內部器官,形態與機能,局部與整體都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并對其生產用途和環境條件表現出一定的適應性。因此,農民群眾非常重視選擇,并在實踐中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經驗。如“上看一張皮,下看四肢蹄,前看胸膛寬,后看屁股齊”,“頭要方,額要寬,耳為削竹(尖而薄),眼亮圓,鼻大口方牙齒齊,脖子粗厚前胸寬,背腰平直不凹陷,屁股長寬肉豐滿,四肢端正蹄質堅”等等。
冬春季節養驢簡介:
一、暖舍育肥。從11月上旬立冬前后至翌年3月中旬,要在永久式驢舍或塑膜暖棚驢舍中育肥。舍飼前要搞好驢舍維修,驢舍頂部不能漏雨雪,四周墻壁孔洞縫隙及窗戶要堵嚴。塑料暖棚驢舍要選用透明塑料扣棚,塑料要繃緊鋪平,塑料棚與墻相接處要用泥封嚴。備有草簾,風雪天及夜間蓋在塑料棚上保溫,白天卷起固定在棚頂部。及時清除棚上積雪,以免壓塌棚舍。水泥或磚石地面要鋪以墊草并經常更換,使驢舍內溫度保持在5℃以上。3月中旬以后天氣漸暖,要逐漸增大揭棚面積,不可一次性將塑料全部揭掉,以免驢患感冒。本場常年供應德州驢、關中驢、烏頭驢、育肥驢、改良肉驢、母驢、種驢、幼驢等肉驢品種。
二、合理配制日糧。在日糧中要增加玉米等能量飼料的比例。每天飼喂玉米2斤,棉籽餅1斤,農作物秸稈8斤,麥麩1斤,食鹽40克,碳酸氫鈉(小蘇打)50克,含硒生長素20克,多種維生素35克。
三、科學飼養。飼喂要定時定量。每天飼喂2次,早5~7時,晚4~6時各飼喂1次。先喂秸稈,然后將玉米面與各種添加劑混拌均勻喂飽為止。各種添加劑可在晚飼時喂給,每日飲水1~2次,有條件*好用溫水飲驢,也可飲深井水。青貯飼料要在頭一天下午取回放舍內預溫。不能用發霉變質草料喂驢,以防發病、以防中毒。
四、精心管理。育肥驢采取拴養育肥。除風雪天外,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3時將驢拴在舍外木樁上曬太陽。頭繩短系,以0.4米為宜。每天刷拭驢體1~2次,保持驢體清潔。驢舍頂部安裝可開閉的通風窗,每天中午通風換氣1次,時間為20分鐘。每天定時清除糞便,保持驢舍清潔衛生,干燥通風,嚴防潮濕。
五、適時出欄。當育肥驢體重達650~750斤時要停止育肥,及時出欄。50頭肉驢養殖成本平均150元/天,其中需精飼料100斤/天/頭,粗飼料300—400斤/天/頭,50頭驢的育肥成本共計3萬元左右(基建、設備不計算)。50頭肉驢冬季養殖7個月的效益8萬元。養驢技術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