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氣特性與處理目標
廢氣成分:鹽酸(HCl)揮發氣體,可能夾帶酸霧、微量氯氣(Cl2)及水蒸氣。
處理目標:HCl排放濃度≤10mg/m³(參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
確保應急情況下廢氣快速捕集、高效處理,杜絕無組織排放。
二、工藝流程設計
工藝路線:廢氣收集→預處理(除霧/降溫)→堿液噴淋吸收→深度凈化→排放監測
1.廢氣收集系統
密閉收集:鹽酸儲罐區設置全封閉式負壓收集罩,配備防爆風機,確保泄漏時廢氣導流至處理系統。
應急管道設計:預留快速接口,可連接移動式廢氣處理設備(如便攜式噴淋塔)。
泄漏聯動:與HCl氣體探測器聯動,濃度超標(如≥5ppm)時自動啟動應急排放閥及處理裝置。
2.預處理單元
除霧降溫:
旋風分離器:去除夾帶酸霧(粒徑>5μm),防止噴淋塔堵塞。
石墨冷凝器:降低廢氣溫度至40℃以下,減少水蒸氣對后續處理的影響。
3.堿液噴淋吸收塔
核心設備:
填料塔:采用PP材質,內置φ50mm鮑爾環填料,比表面積≥150m²/m³,確保氣液充分接觸。
噴淋系統:三層不銹鋼噴嘴,液氣比2—3L/m³,循環液pH自動控制(8-10)。
吸收液:
10%~15% NaOH溶液,循環使用,定期檢測pH并補充堿液。
副產物處理:吸收液中和后生成NaCl溶液,委外處理或蒸發結晶回收。
4.深度凈化(可選)
干式吸附:
活性炭纖維濾筒:針對低濃度HCl或Cl2,吸附效率≥95%。
定期更換吸附劑,飽和后再生或作危廢處置。
UV光解:
用于殘留有機物分解(如儲罐清洗劑揮發物),確保無二次污染。
5.排放監測與智能控制
在線監測系統:在排放口安裝HCl濃度分析儀(NDIR原理),實時傳輸數據至中控平臺,超標時自動觸發聲光報警并啟動備用處理單元。防腐蝕設計:采樣探頭采用哈氏合金材質,伴熱管線維持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