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守宮、蝘蜓(《爾雅》),蝎虎、壁宮(《唐本草》),辟宮子(《圣惠方》),地塘蟲(《摘元方》),天龍(《飲片新參》),爬壁虎(《四川中藥志》)。
基源:為壁虎科壁虎屬動物無蹼壁虎或其它幾種壁虎的全體。壁虎全世界已知20多種,中國目前已知11種,5種供藥用。
歷史:守宮始載于《綱目》列于鱗部。李時珍曰:“守宮處處人家墻壁有之,狀如蛇醫而黑灰色,扁首長頸,細鱗四足,長者六、七寸,亦不聞噬人。”按其所記,與現今所用之守宮吻合。
一、壁虎的功效和作用
1、疏通經絡
壁虎具有熄風的作用,同時也能夠鎮驚。而壁虎的性子比較寒涼,能夠疏通經絡,并且能夠有效治療小兒驚風和中風的情況。一些患者在出現中風癱瘓或者是破傷風的情況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使用壁虎來進行治療,具有十分不錯的功效。
2、清熱解毒
壁虎的味道比較咸,能夠消除散結,同時也能夠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而一些患者出現骨骼疼痛的情況,壁虎還能夠疏通經脈,起到止痛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防止人類出現癌癥腫痛等癥狀。部分的人群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也不妨適當地服用壁虎來緩解燥熱的情況。
形態:全長115~120mm,體尾幾乎等長,尾呈三角形,前傾且平扁,鼻孔接近吻端,眼徑較吻略短,耳孔小,卵圓形,鼓膜不顯,舌長。前后肢均有5趾,無蹼,趾底有單行橫裂的褶襞皮瓣,除第1趾外,各趾都有鉤爪。背面全被細鱗。吻、眼上和枕部有少數較大的結節。上、下唇的鱗片大;下頦鱗2對,后頦鱗較短小;胸腹鱗呈覆瓦狀;尾的腹面自基部的圓鱗往后逐漸轉為方形,并在尾中央的背部3/4處起到末端,有一縱列寬闊的長方形鱗片。肛門橫裂,雄體有肛門窩數個。身體和四肢的背面灰棕色,有5~6條不清晰的深色暗紋,尾上有暗棕色的橫紋15條左右,腹面白色。(圖見《中國動物藥》.297頁)
生境與分布:多棲息房屋墻隙、石塊縫中。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安徽、江蘇等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