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除鎳篇|科海思電子行業貼片電容廢水除鎳項目,出水做到0.05mg/l
項目名稱
電子行業貼片電容廢水除鎳項目
工藝選擇
兩級串聯運行
工藝原理
亞氨基二乙酸和重金屬離子通過螯合作用形成穩定的配位鍵,實現選擇性吸附重金屬
項目背景
對于電鍍含鎳廢水,沉淀法是一種較為常用的處理方法。其原理是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和物理過程,將電鍍廢水中的鎳離子從液相轉移至固相,從而實現分離和去除的目的。
項目概況
科海思電子行業貼片電容廢水除鎳項目,處理水量110t/h,入水鎳含量為0.8mg/l。針對這種情況,科海思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設計并實施了一套精準且高效的除鎳解決方案。
該項目采用兩級串聯工藝,通過亞氨基二乙酸和重金屬離子通過螯合作用形成穩定的配位鍵,實現選擇性吸附重金屬。這一解決方案不僅使出水鎳含量降至0.05mg/l,而且確保了水質長期穩定達標,彰顯出科海思在深度處理工業廢水問題上的專業實力。
在項目中科海思特別引入了CH-90Na特種螯合樹脂。這種樹脂具有強大的結合作用和應用優勢,適合在酸性環境(pH值3左右)下直接對鎳進行吸附。它能夠有效處理鎳離子及絡合態鎳,如檸檬酸、醋酸、蘋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羥基乙酸等,以及鋅鎳合金、鎳銨絡合物等。對于強絡合鎳,需要先破絡再除鎳(如EDTA鎳),飽和吸附量大約在50克/升。
科海思水處理工藝在電鍍廢水除鎳領域具有以下優勢:
高精度控制:深度處理工藝對廢水中重金屬的去除可做到0.02ppm;
吸附量大、再生周期長:樹脂吸附量大,對于鎳鈷錳的飽和吸附容量能夠達到56g/l
產業循環多盈:科海思工藝能夠對廢液中的鈷和鎳進行回收,并輔以化學藥品進行再加工。通過將廢液轉化為原液,能夠重新制成電鍍液并進行二次銷售,實現產業多盈的循環生態。同時,科海思工藝還具有連續穩定性強的特點,降低了處理廢液的成本
智能自動化操作:科海思采用模塊化組件設計,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