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的品相,在國內傳統上,較早時期還是分得稍粗,主要就是原光、帶光、好品、通貨、差品這幾檔。后來美國的分級制度傳入,在國內的影響逐漸加大。到了今天,已經得到廣泛的了解和接受,并已經形成了較好的價格體系。因此本文主要介紹的,就是目前發源于美國,并在全球收藏者中得到廣泛接受的70分制錢幣評級體系。
銀元的標準厚度是多少 一般重量多少才算正常
對于評級公司來說,任何對錢幣金屬表面的改變,都是降低錢幣評級分數的原因。正常流通所造成的改變主要有兩種:磨損與磕碰。磨損會逐漸磨去錢幣上的高點,讓細微紋路不可分辨,直至文字不可分辨。而磕碰一般指的是別的錢幣的邊磕在這枚錢幣上,形成的細小凹痕,或者細小刮擦痕。一般來說,磨損與磕碰越多,評分越低。對于MS級的錢幣來說,只允許有磕碰、刮擦,而不允許有流通磨損。AU級別及以下,此二者均不可避免。銀幣一旦進入流通,其品相的下降就會很快。可以理解,品相*好的銀幣,數量一定*少,而且品相下降起來容易,想讓它上升“幾乎”不可能。因此,高分的幣,價格也遠高于普通品相的。
銀元的標準厚度是多少 一般重量多少才算正常
現在流通在市面交易的銀元重量一般是在25克以上,從中國銀元誕生以來,官方的銀元含銀量幾經變遷,大體的變化過程是,主幣從90%含銀逐漸降低到89%含銀,輔幣拿五角來說,從86%到84%,再到80%,*后到70%的過程,含銀量下降是主要變遷方向。從銀幣的直徑上來說,以清代光緒元寶為例,官方發行的真品銀元一般標準直徑約為38~39毫米,厚度約為2.3~2.4毫米。
銀幣與古錢幣的不同之處是錢體重量的標準化、系列化,即銀幣由本身重量來體現其價值。如壹圓銀幣重量庫平七錢二分(約26.5克),半圓重庫平三錢六分(約13.4克)。偽品則用銅、鋁等價值金屬代銀,所以手掂時,可以基本上測出真品與偽品的重量不同。當然,*放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