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藏友要是只在一個拍賣市場上一直混跡,那他對古玩的眼界可能比較狹窄,對于眾多藏友而言,光緒元寶銀幣可能是所有機制幣中*想收藏的大清銀幣之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珍稀版的光緒元寶銀幣,許多藏友并沒有見過。想要了解各種各種銀元的存世量比例,那你找對了。以下就是小編收集到的幾種銀元存世量比例。
各種銀元的存世量比例 銀元存量
1、大頭鑄造前(1889-1914)
各種銀元的數量2-2.2億元。據《銀行周報》統計,自光緒十五年張之洞在廣東開鑄銀元,到1913年底時,全國共鑄銀元約2.2億元,另有資料記載在1915年初開鑄新幣時,時人調查應改鑄的舊幣數額為:銀元206 028 152枚。
2、北洋政府時期(1914-1928)
各種銀元的數量11-13億元。
《北洋政府時期銀元鑄毀數目表》統計,至1928年各廠已鑄銀元(袁大頭)約為10.7億元。加上沒有銷毀的清末銀元總數推算不會超過13億元,因為鑄造新幣特別是作為國幣需要幣制統一,需要回收舊幣改鑄,這也是《國幣條例》規定銀色90%,而實鑄89%的原因所在,成色高則新幣會被收藏或者私毀而無法流通。
3、國民黨時期法幣改革前(1928-1935)
1927年北伐戰爭勝后,國民黨政府停鑄“袁頭幣”,改鑄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俗稱“小頭”,交由杭州、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造幣廠鼓鑄。具體數字不詳,據當時全國*大的天津造幣廠資料載鑄造了9000萬枚,以各造幣廠與天津造幣廠的造幣能力推算,總數約在3億以內。
1933年后國民黨政府“廢兩改元”,回收舊幣由上海中央造幣廠統一改鑄船洋,在1933-1935年間船洋生產147,442,329枚。
《銀行周報》估計:中國鑄造銀幣總數1,627,225,000元,外幣在中國流通之估計數80,000,000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