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測試樁技術要求 智能陰保樁需要安裝在有管道線引出的位置。采集器外殼采用鑄鋁材質防水盒,安裝在測試樁位于上部的門內,采集器的采集電纜連接到測試樁下部門內的絕緣接線板上,天線引出到測試樁背面的天線出孔;參比電及測試探頭埋地,電纜由測試樁底部的穿線孔引入測試樁內,連接到絕緣接線板上,后與設備采集電纜連接。
1、施工流程:
1.1提將裝有參比電和填包料的布口袋浸泡在水中6小時以上備用。
1.2在管道一側,深度1.5米埋深,且距離管道30-80cm范圍內放置參比電和測試探頭。參比電的布口袋放在中間,測試探頭分布在四周,以探頭距離參比布口袋15-30cm內距離為宜,且測試探頭放置之需將參比周邊預放置位置土踩實,將探頭插入踩實的土壤中。
1.3將測試樁放入作業坑內,然后將管道線、參比電纜、各探頭電纜從測試樁底部一側的開孔引入測試樁內,從測試樁位于下部的門牽出,留出足夠的長度便于后期接線。
1.4向坑內的參比電包澆上半桶水,然后用萬用表和便攜參比電測量長效參比數值和測試探頭的電位數值,確保電位合格后回填,然后將管道線壓入M8開孔的銅鼻子,用電工膠帶纏好。
1.5將天線從測試樁頂部背面的孔插入樁內從測試樁上部的門拉出備用,天線蘑菇頭粘好,并做好防水。
1.6將天線擰到設備的天線接口,電纜線引入到下部的門內,然后將設備背面頂部的掛鉤掛在內側螺柱上,將設備放入測試樁上部的門內固定。
1.7將各電纜,按照標簽標示一一對應固定到絕緣接線板的螺柱上。
陰保護智能測試樁是物聯網信息技術新興產物,以往的傳統測試樁需要人工現場測量,主要采集管道的陰保電位,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數據準確度低,數據采集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數據報表統計麻煩。為順應管道陰保護智能化時代發展趨勢,我公司自主研發了新型智能測試樁,智能測試樁應用了新的沿技術,使陰保護數據采集實現多種類、自動化、智能化、遠程采集。大提高了管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