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廣西河池260號磺化煤油鎢萃取
有機相
鎢溶劑萃取的有機相有三元體系和二元體系兩大類,前者由萃取劑、惰性稀釋劑及助溶劑組成;后者由萃取劑及極性稀釋劑所組成。助溶劑一般用仲辛醇、癸醇或磷三丁酯,濃度為10%~20%。惰性稀釋劑主要是用濃酸處理過的磺化煤油、260號溶劑油或飽和脂肪烴類溶劑。極性稀釋劑是一些芳烴含量高的溶劑。萃取劑可用叔胺、仲胺或伯胺,后兩者的萃取能力較叔胺弱。中國主要采用的叔胺萃取劑是N235,西方國家主要采用的叔胺是AdOgen381、Alamine308或Alamine336。萃取劑濃度為8%~12%。
工藝
萃取、洗滌、酸化用混合澄清萃取器,反萃常用柱式反萃取器,后者的長徑比為4.5~4.8。典型的鎢萃取轉型流程如圖。流量比為有機相∶料液∶洗水∶反萃劑∶反洗水=36∶24∶36∶18∶36,萃余液、洗液、反洗液及廢酸含WO3在32mg/L以下。萃取料液含WO3100~200g/L,反萃劑為充氨氣調pH至11~12的稀鎢酸銨溶液,反萃液含WO3300~400g/L。洗水與反洗水均為無離子水。
萃取分離雜質
用溶劑萃取法分離粗鎢鈉溶液中的雜質可以簡化工藝,降低成本。因而,一直為人們所廣泛研究,現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包括鎢與磷、砷、硅的萃取分離及鎢鉬萃取分離。
鎢與磷、砷、硅的萃取分離
在堿性溶液內,鎢以單鎢酸根(WO2-4)形式存在,不會與磷、砷、硅生成雜多酸,季胺鹽對鎢、磷、砷、硅在碳酸鈉溶液內的萃取分配比分別約為10、0.03、0.5、0.3。因此以季胺鹽作萃取劑進行萃取時,鎢進入有機相,而這些雜質則留在萃余堿液內而與鎢分離。據前蘇聯1990年報道,從低品位鎢原料蘇打浸出液中直接萃取使鎢與雜質分離的工業試驗已獲成功。萃余堿液返回浸出,其中的磷、砷、硅在浸出時進入殘渣,而酸根、氯根有可能在浸出過程中積累。因此,萃余堿液經若干次循環以后,就需抽出部分另作處理。此新工藝與現行萃取轉型工藝的對比列于表2。由于鉬的性質與鎢極為相似,故此法不能分離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