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蟲誤區
誤區一、隨心所欲的驅蟲,不定期沒規律。
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在牛羊身上或者糞便里看不到有寄生蟲,不代表不需要驅蟲,因為能看到的都是成體,看不到的都是蟲卵。研究表明大部分牛羊體表和腸道內都有蟲卵存在,這跟日常吃的飼草,喜歡舔舐地上的臟東西有很大關系,這就是為什么要定期驅蟲的原因。如果不能及時祛除掉這些寄生蟲,容易出現腸胃、皮膚、血液等健康問題,嚴重會導致死亡或傳染給人,像蜱蟲如果掉落到衣服里面很容易吸附人身體上的吸血而發育。
誤區二、只打伊維菌素針劑。
首先伊維菌素只能驅除體表寄生蟲和體內的線蟲;其次打針驅蟲,對牛羊應激反應大,會導致部分牛出現不吃或食欲差問題,甚至出現起膿包問題;還有針劑的對懷孕母畜是不能做的,易發生流產、早產情況。
誤區三、使用阿苯達唑伊維菌素混合劑。
因藥物含量低,驅蟲效果不徹底,可查看包裝背面藥物規格。藥物含量越高驅蟲越徹底。
誤區四、驅蟲期間不打掃不消毒。
驅蟲期間不及時清理糞便,那么牛羊排出的蟲體蟲卵可能會被再次食入,容易造成二次感染。科學全面的驅蟲方法,在驅蟲期間,需配合每天做一次糞便清理,再進行消毒,才能有效降低寄生蟲對牛羊的危害,以防寄生蟲二次感染
誤區五、只使用驅蟲藥,不開胃健脾。
因寄生蟲從蟲卵到成蟲游離于各內臟,對各種內臟器官都有損傷,所以驅蟲做完后,脾胃必須調理,否則導致食欲差,影響長勢,等于驅蟲白做。
誤區六、懷孕母畜不能做驅蟲。
母畜是寄生蟲的*主要帶蟲者和傳播源,牛犢和羊羔感染的寄生蟲都是從母畜獲得的。所以懷孕母畜是必須要做驅蟲的,否則幼畜因攜帶寄生蟲,出現拉稀,甚至血痢,吃土喝尿等情況頻發。
誤區七、大劑量使用驅蟲藥物。
認為一次大劑量用驅蟲藥比多次小劑量添加要好。目前實際應用的廣譜、高效、安全的驅蟲藥往往是多次小劑量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