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青釉是青釉派生釉色之一,起源于宋代的龍泉窯,系明清官窯仿燒龍泉青瓷釉而形成的獨具美感的一種單色釉。豆青和東青原屬一類,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黃色,至清代純近綠色。清代豆青釉淡雅柔和,色淺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綠中泛黃,釉面凝厚。
1,清康熙 《豆青釉云紋馬蹄尊》高7.6cm、直徑7.9cm,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器圓唇口內斂,溜肩,口下漸侈,平底內凹,形成淺圈足,胎體細膩,造型小巧雅致,底部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楷書款。通體施冬青釉,器身暗刻如意狀祥云紋,釉色溫和柔美,隨紋飾的凹凸,釉色隨之深淺變化,使云紋更具立體靈動之感。
馬蹄尊因形似馬蹄,故名,多用于文房盛水之用,又稱馬蹄式水盂。此種器形始于清代康熙朝, 有高矮兩種,制作數量不多。
2,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蝠雙魚百壽圖如意耳瓶
由唐英監燒,其青釉朗潤,形制珍罕,浮雕細膩,滿寓慶壽美意,非凡超絕,此瓶滿罩青釉,瓶身環繞凸棱四道,間以壽字紋三周,謂之百壽圖,其所涵字體百變,構思精妙,此圖常見于壽禮之上。本品曾以8860萬港幣于201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成交。
3,清康熙 豆青釉青花釉里紅花卉圖花觚
青花釉里紅:為釉下彩瓷器的一個品種。以青花鈷料和銅紅料在素胎瓷器上描繪紋飾,然后上一層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其特點是彩在釉下,不會褪色。始燒于元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