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狀活性炭是以木質和煤質果殼等含碳物質為原料,在化學或物理活化作用下制造而成的一種表面存在大量的細微小孔,比表面積大,具有吸附能力的一種非極性吸附質。粉末活性炭耐酸、耐堿、耐高溫高壓以及穩定的化學性等特點決定了它廣泛的應用范圍,根據形態可以把商品活性炭分為粉末狀和顆粒狀兩種。不可再生的粉末狀活性炭在廢水處理過程中成本較高,而可再生的顆粒狀活性炭則被廣泛應用于深度水處理以及微污染水處理中。
粉狀活性炭的工作原理:投加活性炭至相應的廢水中,將污水中剩余的溶解態有機污染物進行吸附,以此對廢水經行深度凈化,而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離子型或非離子型雜質。需要注意的是木質粉末炭能夠很好地處理二級處理的煉油污水,特別是COD、總固體,可以將COD的去除效果提高至56.28%,但在去除電導率、Cl-、總硬度的過程中,表現不佳。
活性炭吸附污染物后,經過一段時間在適宜的溫度以及營養條件下,碳層中會滋長出對廢水處理有著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所謂的“生物活性炭”(BAC),就是結合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生物活性炭在延長活性炭的使用周期上,以及高效處理在工業污水里面中都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采用生物活性污泥法對污水進行處理,一般選用200目的煤質粉末活性炭或者木質粉末活性炭,在處理相關的污水時,投加到曝氣池中的粉末活性炭能與絮凝體結合,增加絮凝體密度,提高絮凝體的沉降性能同時有效地去除色度、除臭并消除發泡現象。
粉狀活性炭在化工廢水中的應用反饋一直比較好,但單一的靠活性炭處理很難長期穩定的保證出水質量,元杰活性炭廠家建議用戶在處理工業廢水時選用混凝過濾+活性炭吸附及臭氧-活性炭吸附等組合的處理方法有效處理廢水,特別是去除COD、氨氮的效果較好,也大大降低了腐蝕速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