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教室方案是一種教育措施,接受輔導的特殊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在普通班級中學習一般課程,部分時間在資源教室內接受資源教師的指導。通過這種安排使特殊學生潛能可有*大的發揮,缺陷在發展中得到補償,同時發展了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得以在普通班級順利地隨班就讀。因此,資源教室可視為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的橋梁,是資源教師利用資源教室的設備與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特殊學生和普通班教師提供的服務與協助,他能使隨班就讀學生在普通教育中享受到特殊教育的專業服務和支持。
以建立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為契機,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下,把理論與“小班化”教育結合起來,有效實施資源教室方案。切實做到在發展中挖掘潛能、補償缺陷,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在普通學校就學的特殊學生全面發展,使隨班就讀工作向更深層次推進,這就是建立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的目的。
資源教室應設置學習訓練、資源評估和辦公接待等基本區域。
(一)學習訓練區。主要用于以個別或小組形式對學生進行學科學習輔導,以及相關的認知、情緒、社交發展方面的訓練。根據學生的需求,對學生進 行動作及感覺統合訓練、視功能訓練、言語語言康復訓練等。
(二)資源評估區。主要用于存放學生教學訓練計劃、教師工作計劃,教具、學具、圖書音像資料。對學生進行學習需求測查,各種心理、生理功能基本測查和評估等。
(三)辦公接待區。主要用于教師處理日常工作事務及開展相關管理工作,接待校內學生、教師、家長等來訪者。
在不影響資源教室基本功能的情況下,資源教室各功能區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相互兼容。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適當拓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