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是礦山的一類,1895年由德國人C.林德發明。它是由液態氧和固態可燃性吸收劑組成的爆混合物。液氧的裝方式分外法和內浸(參考期刊文獻:液氧的研究.北京鋼鐵學院學報.1960年01期),外浸法是把能吸取液氧的可燃物(如炭黑、紙粕、木屑等)包裹成圓柱體,僅在使用前浸入液氧里,使可燃物的孔隙中吸滿液氧,然后填裝到炮眼中,并進行堵塞,用;內浸法是把能吸取液氧的可燃物(如炭黑、紙粕、木屑等)包裹成圓柱體,填充在炮眼中,并進行堵塞,然后通過預留的充注口向炮眼灌入液氧,再用(參考期刊文獻:液氧的研究.北京鋼鐵學院學報.1960年01期
然而,液氧存在的不足之處是:1、它只能應用于露天作業和筑路造橋、爆破等, 而不能用于坑道和礦井等作業爆破, 因為液氧爆破時氧氣四溢, 會引起礦井中坑氣、煤塵爆從而引起事故;2、液氧必須隨裝隨用, 一般制成后一小時內就要用掉, 不然液氧揮發就會失去效力;3、液氧裝操作復雜,安全性差;4、液氧的爆破溫度過高,引發燃燒。
由于液氧技術存在上述不足,液氧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受到局限,目前,液氧技幾乎很少被應用。
二氧化碳靜態氣體爆破器設備另外,現有的氣體爆破器,主要包括儲液管、安裝在儲液管內的爆器和封堵頭,封堵頭用于封堵儲液管的端口和固定爆器,同時,封堵頭上設置有用于充排易氣化液的充裝口和用于導出引線的引線孔,充裝口采用閥體進行密封,引線孔采用密封圈或密封膠進行密封;如文獻記載的,“低溫氣體爆破器包括一管形主體;裝在管形主體內腔的化學熱反應裝置和易于汽化的液體;裝在管形主體一端能封住孔口的設有能固定化學熱反應裝置和電源引入裝置的注排液閥;裝在管形主體另一端能封住孔口的由爆破片和多孔泄能頭組成的釋能裝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