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劑中和法
藥劑中和法能處理任何濃度、任何性質的酸性廢水,對水質和水量波動適應性強,中和藥劑利用率高。主要的藥劑包括石灰、苛性鈉、碳酸鈉、石灰石、電石渣等。其中*常用的是石灰(CaO)。藥劑的選用應考慮藥劑的供應情況、溶解性、反應速度、成本、二次污染等因素。
2.過濾中和法
過濾中和法是選擇堿性濾料填充成一定形式的濾床,酸性廢水流過此濾床即被中和。過濾中和法與投藥中和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運行費用低及勞動條件好等優點,它產生的沉渣少,只有廢水體積的0.1%,主要缺點是進水硫酸濃度受到限制。常用的濾料有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三種,其中前兩種的主要成分是CaCO3,而第三種的主要成分是CaCO3• MgCO3。
3.利用堿性廢水中和法
如廠內或區內也有堿性廢水排出,則可利用堿性廢水來中和酸性廢水,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此時應進行中和能力的計算,即參與反應的酸和堿的當量數應相同。如堿量不足,還應補充堿性藥劑;如酸量不足,則應補充酸來中和堿。必須注意對于弱酸或弱堿,由于反應生成鹽的水解,盡管反應達到等當量點,但溶液并非中性,pH值取決于生成鹽的水解度。
廢水水質和水量的變化決定了采用何種中和設備。
①當水質和水量較穩定或后續處理對pH值要求較低時,可直接在集水井、管道或混合槽中進行連續中和反應。
②當水質和水量較穩定而后續處理對pH值要求高時,可設連續流中和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