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層處理
(1)清理雜物:將墻面上的浮砂、浮渣鏟除,特別是比較突出、高于標筋面的渣塊要鏟除,并檢驗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用2m靠尺檢查,**偏差不大于 4mm.
(2)潤濕墻面:首先要了解墻面材料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如果墻面材料吸水性強則必須提前1d先澆濕1次,在第2d噴涂施工前1~2h再澆濕1次,施工時不可以邊澆濕邊噴涂。這樣砂漿與墻體粘結不牢固,容易形成砂漿層的空鼓。
二、修補掛線
對墻面上的孔洞、凹坑、溝槽等要填實修整。內墻面陰陽角、門窗四周陰陽角處掛垂線,并在墻面彈出門窗水平控制線等。
三、掛加強網
在內墻不同材料(磚、混凝土、砌塊)交接處的豎縫及頂部橫縫設置300mm寬鋼絲網(絲徑0.6mm,孔徑10mm)。用射釘固定,防止出現裂縫。
四、貼灰餅
根據基層表面平整、垂直情況,經檢查后確定抹灰層厚度。墻面凹度較大時要分層操作。用線墜、方尺、拉通線等方法貼灰餅,灰餅宜用1∶3水泥砂漿做成3cm見方,水平距離約為1.2~1.5m.
五、噴涂施工
(1)噴涂:砂漿依靠空氣壓縮從管道及噴槍嘴處均勻噴出到墻面上。
(2)噴涂厚度:根據抹灰要求厚度,噴涂時略高于標筋或軌道1~2mm.
(3)噴涂次數:根據抹灰要求的總厚度確定噴涂次數,小于20mm可以一次成活,大于20mm的需要二次成活。
(4)噴涂方法:噴嘴與墻面距離應為30cm左右;噴槍行走方式為自左向右走S形路線。
六、抹平
抹平:砂漿噴涂完成后,要用大刮板沿標筋或軌道面小幅度來回由下往上抹平,用刮下的余料或落地砂漿對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