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清楚新型冠裝病毒,是我們抗疫成功的關鍵。
新型冠裝病毒肆虐已兩年多時間,病毒變異株已超1000多類,需重點關注的主要有:阿爾法(Alpha)、貝塔(Beta)、伽馬(Gamma)、德爾塔(Delta)、和奧密克戎(Omicron)。目前奧密克戎BA2毒株,成為國內主要的流行株,它具有傳染力更強、傳播速度更快,但感染患者重癥、危重癥發病較少,死亡率低。
雖然都屬于新型冠裝病毒,但原代毒株與德爾塔,奧密克戎毒株在傳播力高低、臨床癥狀都有顯著的差異。
新型冠裝病毒原始毒株的R0值估算為2.5左右,即每個新型冠裝病毒患者平均會感染2.5人左右。而德爾塔毒株R0值在5到6之間。奧密克戎的傳播能力是目前主要流行毒株中強的,傳染值R0在10左右,其防護難度是原始毒株的4倍左右。
所幸,奧密克戎毒株,臨床危害大為降低,目前3種主要流行毒株的臨床癥狀主要區別見下表。
新型冠裝病毒的檢測方法
有關新型冠裝病毒的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二者靈敏度到底如何?有沒有靈敏度更高的新型冠裝病毒檢測方法?抗原自測如何很大程度提高檢測的精度?我們為您總結如下:
新型冠裝病毒核酸檢測:qPCR檢測金標準
新型冠裝病毒的qPCR檢測是新型冠裝病毒檢測的金標準,2020年底,國家發布的《醫療機構新型冠裝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手冊(試行第二版)》中在“性能驗證”和“其他要求”部分均提出了建議選用高靈敏核酸檢測試劑,檢測限≤500拷貝/mL的要求。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核酸檢測試劑盒,一般檢測下限為200-500拷貝/ml。但在病毒低拷貝狀態,比如在病毒感染的初期,qPCR判讀數據也會出現“假陰性”,故連續多次的新型冠裝病毒核酸檢測,在大人群中對發現“漏網之魚”,是很有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