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金屬元素相比稀土還要缺少而珍貴,它是一種稀有的銀白色元素,它在2204度攝氏度沸騰,但也會在你手中融化。在室溫下,它是一種閃亮的金屬固體,類似于純鋁。它是什么?它是鎵。鎵的熔點只有29.8攝氏度,這意味著它會在你熾熱的小手中熔化成鏡子般的水坑。鎵的液態看起來很像水銀,但鎵的毒性不像水銀,所以拿著它很安全。
鎵金屬十分稀有,全球探明的儲量只有27.93萬噸,中國擁有19萬噸,占比高達68%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當今時代2020年全球粗鎵產量也不過300噸,其中,我國產量高達290噸,由于金屬鎵的稀有程度過高,且為液態形態,所以在地殼上的分布極為不均勻。這也導致,鎵金屬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并沒有所謂的鎵礦,而是伴生在鋅、鋁等金屬身上,在提取方面也是一個難題。
它也是LED燈的關鍵成分,也是智能手機中強大的微芯片的材料。與硅相比,鎵非常稀有,而且非常昂貴。關于鎵還有另一個很酷也有點奇怪的事實:雖然鎵只在29.8攝氏度熔化,但它直到灼熱的2200攝氏度才會沸騰。但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科學家說:“我們被鎵被搞糊涂了,它在低溫下熔化,這與輕元素一致,但它在非常高的溫度下沸騰,這與非常重的元素一致.鎵不知道它想做金屬還是非金屬.”鎵的雙重人格源于它在被稱為“類金屬”和“過渡后金屬”的兩組元素周期表中所處的位置。鎵是排在鋁之后的下一個元素,但它的原子比它閃亮的箔片要“獨立”得多。鋁的“正電性”更強,這是真正金屬的一個特點。和硅一樣,鎵是良好的導電體,但不是很好的導電體。
“鎵實際上是理想的半導體材料,甚至比硅還好。問題是它很罕見,所以價格昂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