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紫外線及紫外線消毒相比方式優缺點對比
紫外線(UV)是日光自然出現的成分。在電磁光譜中,紫外線位于可見光和X射線之間的區域。紫外線的波長通常被認為是介于100納米和400納米之間,然而,紫外線本身還可以被進一步劃分為幾個單獨的區域。雖然科學家們對這些單獨區域的確切邊界持有不同意見,但它們通常劃分為:遠紫外線(far UV或者“真空紫外線”)100nm-220nm,短波紫外線(UVC)220nm-290nm,中波紫外線(UVB)290nm-320nm,長波紫外線(UVA)320nm-400nm。在這些紫外線區域中,短波紫外線(UVC)被公認為具有顯著的殺菌性能。然而,短波紫外線幾乎被地球大氣層完全過濾掉了,因此,如果我們要利用短波紫外線的殺菌性能,就必須使用商業化生產的紫外線燈,在地球上人工生產短波紫外線。
工業化生產的紫外線燈燈管內含有少量的水銀,這些水銀在燈管內處于自由狀態,或者嵌在燈管的內表面。當電壓施加到燈電極時,電子在電極之間流動,從而使水銀蒸發;水銀蒸發被電子轟擊時,發射紫外線。所發射紫外線的確切波長取決于燈管內的真空壓力。低壓(LP)紫外線燈被抽空至比較“低的”壓力(介于1-10帕斯卡),可發出約254納米的單一UVC波長的殺菌光線[即短波紫外線(UVC)]。中壓(MP)燈被抽空至所謂的“中等”壓力,可發出頻譜較廣的紫外線;這些紫外線具有較高的強度。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中壓紫外線燈在波長從200-400nm之間都有比較強的紫外線能量輸出,而低壓紫外燈能量只能集中在254納米處,且能量較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微生物對不同波長的紫外線抵抗能力有所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