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喬木,高10-15米。樹皮灰色或深灰色,平滑,現(xiàn)裂紋。幾小枝無毛,當(dāng)年生小枝紫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黃綠色或灰褐色。冬芽橢圓形;鱗片淺褐色,無毛,葉紙質(zhì),近于圓形或卵形,長10-12厘米,寬7-9厘米,邊緣有鈍尖的重鋸齒。基部圓形或近于心臟形,3-7裂,通常5裂;裂片三角形或鈍尖形,先端常具短銳尖頭;裂片間的凹缺通常鈍尖,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脈腋有淡黃色的叢毛;主脈5條,由基部生出,側(cè)脈7-8對,均在上面微現(xiàn),在下面顯著;葉柄長4-7厘米,稀達13厘米,無毛。
花黃綠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賞成無毛的總狀花序;萼片5,長圓形,先端鈍形,長3毫米,寬1.5毫米;花瓣5,倒卵形,長3毫米,寬2毫米;雄蕊8;無毛,在兩性花中不發(fā)育;花盤無毛,位于雄蕊的內(nèi)側(cè);子房無毛,在雄花中不發(fā)育,花柱短,柱頭微被短柔毛,略彎曲。翅果無毛,黃褐色;小堅果微扁平;翅連同小堅果長2.5-3厘米,寬1-1.3厘米,張開成鈍角或近于水平;果梗細瘦,長約5毫米。花期4月,果期9月。
產(chǎn)地生境
分布于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朝鮮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黑龍江(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及完達山等各山區(qū))、吉林和遼寧等省。生長于海線500-1000米的疏林中。喜陰,喜濕潤地帶,耐寒,不耐貧瘠,不耐干旱。不喜全光和強光。多生于背蔭的溝谷、溪流兩側(cè)。陰坡、半陰坡的疏林內(nèi)也常見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