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WM1油混水信號器油混水信號器傳感器安裝時,應保證電極長度(有效測量范圍)段完全沒入油中,安裝方式有內置式和外置式兩種,但都存在一定不足。內置式安裝方式指在油槽側部或底部槽壁開孔,直接將差壓變送器安裝于油槽上,裝置電極伸入油槽內部。由于變送控制器監測元件位于油槽內部,元件附件的油處于流動狀態,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但是一旦變送器損壞需更換時,要么排空油槽費時費力,要么直接擰下變送器再擰上新的變送器,過程中必然造成油槽在安裝孔處漏油。外置式安裝方式指裝置電極不伸入油槽內部,而是通過管道將油液導出油槽,同時把監測電極裝在管道中。通過開斷管道上的閥門,可解決監測裝置更換時的漏油問題,油槽不需要排油。外置式油混水監測裝置由于裝置進油口和出油口處油液流速和壓力基本一致,沒有使裝置中油流動的動力,裝置中的油和油槽中的油僅靠油的分子運動進行交換,速度非常慢,即使油槽中含水率超標,但由于變送控制器監測元件接觸的油更新需要時間較長,裝置在這段時間內不會發出報警信號,失去對油槽中油內含水率監測的時效性和靈敏性。在實際生產中,容易出現油中含水量超過裝置報警值,透平油已乳化,油色變白,但裝置卻無報警信號的情況,給差壓變送器的安全運行帶來重大隱患。有鑒于此,需要設計新型油混水監測裝置,優化安裝方式,克服上述缺點。
透平油加裝微型油泵實現強迫循環效果:設計一種裝有微型油泵的油混水監測裝置,具有時效性、靈敏性,可實現遠程監視和自動報警,并可輕松更換差壓變送器。其原理見圖 2。裝置由金屬油管、進油截止閥、四通腔體、出油截止閥、差壓變送器、排油閥、排油管、微型油泵組成。金屬油管、進油截止閥、四通腔體、出油截止閥、差壓變送器、排油閥、排油管、微型油泵連接裝配并保證密封,金屬油管與油槽取油管連接,差壓變送器監測元件安裝在四通腔體中,工作原理如下。1)正常監測時,進油截止閥、出油截止閥開啟,排油閥關閉,監測裝置內的油與油槽內的油連通。微型油泵運轉,強迫油槽中的油從裝置進油口流入、出油口流出,監測裝置中的油與油槽中的油液始終快速循環交換,通過差壓變送器發送 4 ~ 20 mA 模擬量信號和開關量報警信號給監控系統,實現自動、遠程監控油的含水率。2)需更換差壓變送器或微型油泵時,關閉進油截止閥、出油截止閥即可施工,方便易行。3)需要排除監測裝置中的異常油液時,可關閉出油截止閥,打開進油截止閥、排油閥,啟動微型油泵強迫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