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再生背景
從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資源再生產業將廢棄產品回收利用,代替了向自然界攫取新的資源,本質上屬于綠色產業。
由于資源再生行業企業可能不太知道如何講好自己的“綠色再生”故事,未能全面準確地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綠色本質;同時行業目前普遍再生資源行業在企業運營管理、再生資源利用效率、再生資源流向追蹤、運行過程中環境保護及安全監控等方面缺乏現行有效的管理體系標準做指導,行業企業運行不太規范,從而給社會造成“只循環不經濟,不環保,不安全”的印象;
行業企業亟待一套指導綠色再生管理的系統方法,通過實施綠色再生管理體系,以期實現可持續的資源綠色再生。也需要一套科學、客觀、全面、公正的評價方法,向外界展示資源再生企業的綠色本質。
綠色再生規范化管理
n “綠色再生”是資源再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n 目標是在資源再生過程中,應用風險控制思維和生命周期思維;
n 使得再生過程資源消耗極少、環境影響極小、人體健康與安全危害極小;
n *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持續協調優化。
綠色再生管理體系標準:適用于全行業
采用ISO標準統一的高階結構進行標準編制,更具體以EMS/OHSMS/ENMS為框架基礎,以便于企業采用;
揉合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有害物質限制、節能低碳、R2/RIOS等管理體系要求,突出行業特殊要求;
采用“過程方法”、“PDCA”循環法、“風險思維”法、生命周期思維;
增加行業特殊要求如層次再生策略、質量保證、顧客信息保護、數據銷毀、重點物料全生命周期追溯、所有物料流量統計、高風險物料處理、存儲環境健康要求、運輸環境健康要求、安保要求、保險及財務保證;標識及可追溯性;安保;保險、關閉計劃和財務責任。
再增加一些行業運作密切相關的創新性要求,如拆解信息獲取和執行、物料類別標識、綠色屬性信息識別與傳遞、無毒無害等;首創性提出“綠色因素”、“綠色影響”、“綠色屬性”等概念,將生命周期理念融入標準要求;
綠色再生管理體系標準特點:
系統性:以ISO統一的系統架構為基礎;方便采用;
先進性:生命周期思維、風險思維、綠色因素、綠色影響、綠色屬性;可以說是國際領先;
綜合性:綜合考慮對資源消耗、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安全的影響;綜合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有害物質等與資源再生密切相關的體系要求;
實用性:針對資源再生行業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