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體系逐漸完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產業發展方向與政策支撐,提出了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更加堅定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決心。
企業是產業創新發展的主體。“十三五”期間,政策秉持“寬嚴結合、松緊有度”原則,持續為企業發展減負添能。在規范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投資審批和《公告》管理制度。在管理改革方面,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優化審批流程。在管理創新方面,建立雙積分制度,形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平衡發展的模式。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需求,促消費、保增長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保障。不斷調整完善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成本競爭力。“綠色號牌”、充電樁建設運營補貼,大幅提升出行的便利感。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的建立以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的持續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疑慮。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多項促消費政策的持續加碼,不僅提振了消費信心,也有效緩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的影響。
二、產銷規模全球*,推廣應用成績斐然
在相關支持政策、科技創新引領以及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取得了矚目成就。
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超過500萬輛,全球占比50%以上。今年,新能源乘用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70%,新能源客車競爭力全球領先,已銷往美國、英國、日本等全球30多個國家,并逐步實現了產品、技術、標準和服務攜同“走出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