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4.0時代的四大表現形式
01產城融合成為產業園區未來發展趨勢
傳統產業園區的發展“重產業發展輕人居打造”、“重工業制造輕服務塑造”、“重土地開發輕氛圍營造”,導致產業園區人居環境缺失、商業服務業發展落后、創業氛圍顯著不足,人本主義嚴重缺乏。“產城融合”是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以達到產業、城市、人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發展的模式。
02現有產業園區模式單一,亟需創新模式推進產業園區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常態化,在國ji產業轉移、區域產業轉型以及“大眾創業、大眾創新”的新形勢下,產業園區的開發運營模式依然過于依賴土地紅利,缺乏產業經營能力,存在“重開發輕運營”問題。新的經濟形勢下,亟需園區從“租賃型”、“賣地型”向“管理型”、“投資型”轉變,由單純的土地運營向綜合的“產業開發”和“氛圍培育”轉變。
03“互聯網+”成為產業園區發展的助推器
我國互聯網新貴崛起,大量創投資本涌入我國TMT(科技、媒體、信息)領域,互聯網經濟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經濟轉型的“新支點”,同時互聯網經濟也成為了企業發展的“新動力”、擴大消費需求的“新渠道”。在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通過ju焦資源、讓利市場、加強資產流動性,逐步成為我國產業園區發展的新動力。
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利用互聯網思維對運營模式進行創新,是產業園區擺脫以往粗放運營模式的必要舉措。自2015年來,我國各產業園區“互聯網+”的特征愈發明顯,一批精良的“互聯網+”產業園涌現。
04集聚創新元素是產業園區發展的新動力
創新是經濟增長“發動機”和“加速器”,產業園區要不斷在模式、思維、技術和環境上加強創新,促進園區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集聚創新元素以強化園區持續發展內生動力,使園區真正成為經濟轉型的引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