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以來流傳著伯牙學琴的故事:老師成連為使伯牙能夠更好的體會琴曲的精神,于是帶他到東海邊,讓他獨自一人去領略海水洶涌、山林寂靜的大自然的氣氛。伯牙在這個環境里刻苦練琴,終于學成。并作了《水仙》一曲。
《悟雪山房琴譜》琴苑要錄:水仙操,伯牙所作也。伯牙學琴於成連,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專一,未能得也。成連曰:“吾之學,不能移人之情,吾師方子春,在東海中”,乃赍糧從之,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心悲,延頸四望,但聞海水汩沒,山林窅冥,君鳥悲號,仰天嘆曰:“先生將移我情矣”。乃援琴而作歌曰:“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還,移情愫兮蓬萊山,嗚欽傷宮兮仙不還”。
大部分古琴老師都會強調練習的重要性。古琴的演奏動作很復雜,兩手要同時進行獨立且完全不對稱的動作,必須依靠極為細膩的肌肉協調度,這個特點是其他樂器所沒有的,也因此提高了學古琴的難度。能夠掌握這些繁復的動作,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困難的,***的辦法是靠無數次的反復練習。就像學習駕駛和練習籃球一樣,任何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都必須有標準的姿勢、放松靈活的關節與肌肉、以及精準無誤的運行軌跡,在練習的過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個小環節沒有確實做好,就很可能養成***都改不了的壞習慣。
所以我認為學古琴***不能急。一定要先把基礎指法扎穩。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大家應該按照自己的能力來訂定進度,大部分的人在初學的階段都比較慢,基礎姿勢確立之后就可以開始學許多小曲子。只要是基礎打地很扎實的學生,在學習進階技巧時的適應期一定比較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