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鋼加固法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結構膠粘貼鋼板,以提高結構構件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方法。
最早將鋼板板直接在混凝土表面進行補強加固是南非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結構教授Fleming和King,1967年他們進行了素混凝梁外粘鋼板代替鋼筋的試驗,開創了粘鋼補強加固的先河。在一些試驗研究基礎上,1983年英國塞菲爾大學成功地用粘鋼加固技術加固了一座公路橋,使原來限載量110t的橋通過了500t的載重卡車。我國第一個采用粘鋼加固的工程是于1978年完成的遼陽化纖總廠變電所大樓的承載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開創了我國粘鋼加固的先例。 [1]
粘鋼加固設計要點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粘鋼加固是在構件承受力不足區段(正截面受拉區、正截面受壓區或斜截面)表面粘貼鋼板,這樣可提高被加固構件的承載力,且施工方便。
采用粘鋼加固的鋼筋混凝土梁,其正截面承載力可按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的方法計算;當構件斜截面抗剪承載力不夠時,可采用粘貼U形箍板或斜向鋼板條進行加固,可按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公式計算。鋼筋混凝土受彎、受壓、受拉構件粘鋼加固設計可按建設部頒《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 50367--2006)進行正截面和斜截面加固計算,確定鋼板厚度及布置方式。
對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進行正截面加固時,其受拉面沿構件軸向連續粘貼的加固鋼板宜延長至支座邊緣,且應在鋼板的端部(包括截斷處)及集荷載作用點的兩側,設置U形鋼箍板(對梁)或橫向鋼壓條(對板)進行錨固。 [1]
工藝特點
施工工藝
粘貼面處理 → 加壓固定及卸荷系統準備(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卸荷步驟有時省去) → 膠粘劑配制 → 涂膠和粘貼 → 固化、卸加壓固定系統 → 檢驗 → 維護
粘鋼加固
(1)鋼筋焊接點斷裂加固
(2)施工中漏放鋼筋加固
(3)混凝土標號達不到,提高結構強度加固
(4)加層抗震加固
(5)陽臺根部斷裂加固
(6)牛腿接點加固
(7)懸掛式吊車梁提高荷載加固
(8)樓面荷載集中力加固
(9)火災后梁柱砼燒壞加固
(10)混凝土柱子牛腿斷裂加固
(11)橋式吊車梁加固
(12)薄腹梁斷裂加固
(13)爆炸沖擊波破壞梁體加固
(14)提高樓面荷載加固
(15)屋架梁下弦腐蝕嚴重露筋加固
(16)斷梁加固
(17)截柱加固
(18)減震加固
(19)梁柱受化學腐蝕的粘鋼加固
(20)舊房改造綜合加固
(21)生命線建筑物抗震加固
(22)剪力墻開1.6M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