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行話叫“五米之外定中涂”便是這個道理。確定底色之后,我們再來定單色彩點,一塊石頭天然色彩豐富,一般我們選數個有代表性的、能影響到石材整體色相的色點來調色,對于輕微或個別的顏色我們視情況舍棄不選,一般6-7個之內數量的彩點加上中涂色的配合就能一塊常規石材調色的需求。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選擇底色和彩點,選擇好了之后,我們要用合適的基漆比例來調配它,這個顏色是透明的還是厚重的?是鮮艷的還是暗沉的?我們都要用合適的鈦白點基漆來調配,不然便不會調出的樣板效果來。此項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顏色和基漆都確定了,就可以開始調色了,調色是一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復雜的過程,需要豐富的調色經驗經過不斷調試才能把各個顏色調到的效果。
顏色調好后,就到了多彩打樣的另一重要環節:色點配比、分類造粒。我們根據樣板石材上所選定的調色彩點,按照其各自在石材上所占比例來初步定量,然后視其各自色點大小,以篩網過壓或旋轉分散的方式來分類造粒,并作詳細記錄。合成成品小樣噴涂打板,待樣板干燥后比對來樣石材,作進一步調整。初步小樣就像一件藝術雕塑,我們只是把它的外形輪廓勾勒了出來,怎樣使之形兼備,栩栩如生,還需要多的調整來完成。這個過程是一項的、細膩的、反復的優化過程,一般數次或多次,從顏色、配比、造粒都要做反復打樣,并作調整記錄,以至樣板效果。
終樣板效果確定后,根據來樣石材光澤度來選擇合適型號的罩光清漆,一般有全啞光、半啞光、亮光、高光之分,對其均勻罩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