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份教育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應用。
“專遞課堂”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中心缺乏師資力量、開不出來國家規定課程的現象,借助網上平臺特地開課或同步講課、借助互聯網技術依照教學進度表推送合適的教學資源等形式,協助其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推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名師課堂”強調共享性,主要針對教師教學教學能力不強、教學水平不高的問題,利用建立網絡研修共同體等形式,充分發揮名師名課典型示范,探尋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的新形態,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壯大。
“名校網絡課堂”強調開放性,主要針對合理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急切要求,以優質的學校為主體,借助網絡學校、網絡課堂等方式,系統性、全面性地推進高品質教學資源在區域或全國范圍內信息共享,達到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品質教育的要求。
itc在線課堂錄播系統借助成熟的網絡技術、計算機和信息管理技術,形成教育視頻資源的采集、制作、管理、應用、分享的一套完整應用模式。有助于降低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成本和效率,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資源累計,形成特色鮮明、符合需求的高品質數字教育資源,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的緊密結合,促進教學質量增強,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itc在線課堂錄播系統應用在“三個課堂”,一套方案即可實現遠程互動、智能點播、課堂錄制、在線直播、移動學習等功能。在各課室搭建錄播主機,實現課堂師生畫面跟蹤,音視頻錄制、在線直播、點播;實現在講課過程中,本地課室與遠程聽課課室之間的同步授課,以及實時音視頻互動交流;互動過程可以同步錄制,真實呈現互動教學場景;同時也支持上級領導、專家針對精品課程的遠程觀摩和點評、學術交流、教研等活動形式。
總結:
在線錄播系統推進“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教學和教研組織形式,逐漸使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室”模式制度化。借助名師公開課互動課堂平臺,進行城鄉間,東西部間等跨地域的常規教研活動。促進教學資源的公平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均衡的目的,進一步加強了“三個課堂”的落實應用。在線課堂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促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壯大,讓線上、線下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習教育不用局限于線下課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