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螯合樹脂
近年來,中國水環境污染問題突出,以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為主的重金屬污染具有長期性和不可逆的特點。為使污水中所含的重金屬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循環使用的水質要求,必須對其進行凈化[1]。目前,重金屬廢水處理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大類:(1)化學處理法;(2)物理處理法;(3)生物處理法。因此本文綜述了重金屬廢水的污染現狀及其防范技術概況,并且討論了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的未來發展前景。
3.重金屬廢水常見的處理方法
處理含重金屬廢水的傳統方法有: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吸附法、生物法等。
3.1化學沉淀法
化學沉淀法是向廢水中加入與作用機理相適應的反應劑,使水中溶解狀態的重金屬離子轉化成不溶于水的金屬化合物,再將其從水中分離出去的方法。該方法技術成熟、操作簡單、處理成本低等優點,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pH。難溶鹽沉淀法又包括硫化物沉淀法、碳酸鹽沉淀法、鋇鹽沉淀法,其主要優點是處理后的廢水pH大約是7~9,不用再進行中和處理,而且還可以回收廢水中的重金屬,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鐵氧體法主要是在含有重金屬離子廢水中加入鐵鹽或亞鐵鹽,形成鐵氧體,通過吸附、包裹和夾帶作用使重金屬離子形成復合鐵氧體沉淀*出。該方法處理條件溫和、處理量大、處理效果明顯、能回收磁性材料,在工業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5-6]。
3.2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劑中的可交換基因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交換能力的不同來分離的方法。常用的離子交換劑有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螯合樹脂、腐殖酸樹脂等。離子交換法可對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選擇性的分離,通過再生回收再生液,可實現重金屬離子的回收,還具有交換容量大、吸附-再生可逆性好等優點[5],但適用范圍有限,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