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花管,又稱鋼錨管,注漿小導管,超前支護管。其直徑從42至114不等,壁厚在4-6mm之間,是由鋼管沿徑向旋轉90度鉆出出漿孔而制成的花管,注漿孔沿鋼管四周呈螺旋狀布局,鋼管前端錐形處理,以利于打入巖層。視工程設計需要鉆出相應直徑的出漿孔。巖土工程中經常需要對巖土體加固,以達到工程穩定的目的。
灌漿鋼花管和排水鋼花管打管質量驗收完畢后,進行灌漿鋼花管的壓力灌漿。其中注漿泵要選用額定壓力6MPa以上的可調控進漿壓力的注漿泵,且泵上的壓力表一定要安裝正確,能正常顯示準確讀數。還要有額定壓力為20MPa的高壓注漿膠管若干米,洗孔用的噴水頭及攪拌池等設備。灌漿前先要對管壁進行洗壁注漿,對鋼花管內壁進行低濃度水泥漿清洗,當管口冒漿濃度與注漿濃度差不多時,則停止洗壁。然后用帶噴頭的洗孔水管插入到鋼花管底部,用高壓水邊沖洗邊上提,沖洗留在鋼花管內的水泥漿,以疏通出漿孔。清洗完畢后開始正式灌漿,灌漿分多次,灌漿壓力依次提高,初始壓力一般控制在0.5MPa左右,每注完一定量(大約10kg/m)的水泥漿,需要休息片刻,然后繼續灌注。一般注5次左右,水泥用量約水泥用量約200kg/m左右,每次灌注完需要休息半小時左右,再用壓力水沖洗管壁,再進行下依次灌漿。 灌漿順序一般采用間隔灌注,但由于本設計中每兩根灌漿鋼花管中均有一根排水鋼花管,所以依次灌注即可。 排水鋼花管雖然不用灌漿,但也需要清洗管內壁,用帶噴頭的洗孔水管插入到排水鋼花管底部,用高壓水邊沖洗邊上提,排出打管時進入管內的雜質,并起到清洗排水孔的作用,利于排水。在施工過程中還需將在邊坡底部修一條排水明溝將邊坡上流下的水排入指定集水坑。自進式鋼花管是由鋼管沿徑向每旋轉90度鉆出注漿孔而制成的花管,注漿孔沿鋼管四周呈螺旋狀布置,注漿孔可用特制膠帶或凝膠密封,鋼管前部壓成尖頭,以利打入巖孔,也稱小導管,視工程設計需要鉆出相應直徑的出漿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