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在電氣化鐵路的高速發展,接觸網施工與運維的管理也越來越多元化,“互聯網+”的普及,二維碼應用也得到了逐步展開和推廣。針對接觸網施工和運維管理的現狀,廣州城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析了二維碼施工管理系統的特點及功能,提出了依美二維碼在接觸網施工及運維管理中的應用思路。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高度融合,“互聯網+” 已經無處不在,已經蔓延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將二維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產生的依美二維碼應用技術,以其方式新穎、制作方便快捷、可代替傳統標識、紙質資料等優勢被廣泛應用到工程管理中。
1 接觸網施工及運維管理現狀分析
接觸網施工作為鐵路四電施工中材料數量*多、工程量*大、涉及參數要求較多的專業,從施工開始至結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在工程移交時,維管單位也需要“一桿一檔”的所有數據為以后的維修提供依據。
現階段,大部分施工現場通常采用“電子表格 +紙質記錄”,在現場測量并記錄數據后錄入,現場施工人員必備臺賬、圖紙,為施工帶來很多不便,同時也浪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在移交階段,維管單位又組織人員進行照片拍攝、建立一桿一檔,出現了重復工作。
2 二維碼在接觸網施工與運維管理中的應用思路
目前接觸網施工現場的二維碼多以展示為主,很難進行動態管理,制約了二維碼在施工和運維中的應用。如果利用互聯網技術、數據庫,使二維碼技術進行動態管理,將可以極大的推動二維碼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在接觸網工程應用中,可以以“二維碼”為每根支柱的標簽,搭建B/S結構網絡系統,系統由PC 端和手機端組成,兩個系統共用數據庫,以保持數據的唯一性和同步。其中服務器端系統完成整個方案的主要功能,移動端App主要完成設備、施工數據的隨時錄入和查詢統計,充分發揮智能手機普及帶來的便利性,彌補施工人員現場辦公條件的不足。
在施工階段,二維碼在接觸網基礎數據庫(基礎臺賬)建成后生成并打印,支柱安裝后在固定高度張貼,后期施工中產生的所有數據、所需的影像資料通過手機端由現場施工人員錄入。
在驗收移交階段,通過數據庫導出“一桿一檔” 所需的全部數據,與維管單位的數據庫融合。同時,可以在系統中加入技術標準、工藝交底模塊,便于施工人員及時查閱。
二維碼與系統的結合,為接觸網施工管理中帶來了諸多便利,也為現場施工管理信息化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兩者的結合還有很多功能有待開發,但是作為一個現場施工管理信息化、實時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