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系統開發
第一:交易系統的構成框架
1,一個交易系統必須具備精準定義的特性,否則后續的實盤統計系統修正是無法跟進的;
2,一個交易系統可以包含多個子系統,但子系統之間必須沒有絲毫關聯性,尤其在進場條件范圍必須完全沒有相交的部分;
3,就是市場原理,你的交易系統必須有個人獨特的市場原理支撐,才能讓你的交易系統具有生命力;
4,是各個子系統的基本構成,進場條件、過濾條件、出場條件、初試止損、平保止損、跟進止損、止盈、倉位管理、情緒管理等;以及一些作為補充說明的系統附件;
5,每天的交易總結報告、系統交易記錄表(根據精準定義系統條件后的統計結果,可以對交易系統的各個環節、參數、止盈、止損位置進行有效調整)、月度交易總結報告、以及根據統計結果進行調整后的按照時間編號的不同版本交易系統(以便比較)。
第二:精準定義是量化的基礎
量化的基礎是精準定義,許多人以某形態為進場依據,那么精準定義就要求結合明確位置的基礎上,以波動點為標準的精準定義。
比如說5分鐘條件下的雙底上漲突破,那么就存在3個關鍵位置,一底低點、一底反彈高點、二底低點;
這3個位置就是量化的基本標準,同時也是系統構建的參數基礎,你可以要求一底反彈高點不得高于一底低點30點,二底低點不得低于一底低點5點且低于二底反彈高點15點,等等過濾要求。
有了這些基本要求、可以精準到點數的標準,才能對系統交易結果進行量化統計。
在上述的基礎上,我就可以對每一次雙底突破形態出現時:二底和一底的位置差距、突破后的*大波動、突破后的平均波動、突破后回抽的時間深度、兩底之間的時間差距、等等各項指標進行統計。
在得出統計結果后,就可以明確地知道交易系統信號發生后,在哪個位置止損、止盈合理,哪些參數需要修正等等,只有能夠精準定義,才能有效的統計結果,這些統計數據,才能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并進行調整,也能夠清晰有效地控制止損止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