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美國寵物食品企業獲得海關注冊,產品進入中國最快仍需半年!
根據中美貿易協議,近期,海關總署更新了美國寵物食品注冊企業名單(俗稱白名單),新增13家企業,主要注冊的寵物食品成分包括豬肉、禽類和魚肉。這也意味著這13家企業獲得了寵物食品出口到中國的基本條件,但并不代表其產品可以馬上出口到中國,仍有其他手續需要完成,有可能最終仍無法進口到中國。
境外寵物食品進入中國,除了企業在海關總署的注冊,每個產品仍需通過農業部的注冊,包括文件審核及樣品的復核檢測,根據京元瑞環的初步查詢,目前這13家企業均未有寵物食品在農業部注冊成功。根據規定,寵物食品的原料必須是在中國的飼料原料目錄,其產品的衛生標準、理化指標必須符合中國對寵物食品的強制性要求,同時對產品包裝、產品聲稱等都有明確規定,而做完這些文件注冊及樣品的復核檢測,至少仍需要半年,甚至需要生產企業根據我國要求調整產品配方或產品包裝等,則需要更長時間。只有最終全部通過的,才能取得農業部頒發的“進口飼料登記證”,該產品才可以出口到中國。
同時,大部分美國寵物食品的商標并未在中國取得第3108類的注冊,或被其他企業注冊,這也是其產品進入中國的一大障礙。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只有在中國注冊的商標才受法律保護,如果商標已被搶注,直接進口銷售可能構成商標侵權,面臨法律風險。商標爭議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甚至更長,企業需要付出較大的精力和時間成本。
在此,京元瑞環Judy建議,進口寵物食品是一個系統的合規過程,美國工廠及國內代理商應盡快啟動產品的農業部注冊,并提前對產品進行評估,進行必要的產品及包裝調整,確保產品可以順利注冊,取得“進口飼料登記證”。同時盡早解決商標問題,對英文商標已被注冊的,應根據不同情況處理,國內代理商應同時將中文商標一并注冊,并選擇注冊可能性較大的中文名字注冊,提高注冊成功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