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手機這個攔路虎,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有的家長比較強硬,直接將手機沒收或者把各種軟件卸載,如果孩子被發現偷偷玩,那免不了被打罵一通。這種家長看似贏了,但是孩子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甚至是怨恨。
有的家長比較軟弱,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鬧和胡攪蠻纏,只好聽之任之,舉白旗投降。這種家長說了等于沒說,孩子還是會找個機會就玩。
其實家長們不妨參考以下幾種做法:
1、規定時間
比如只能在寫完作業之后玩手機,而且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這種要求比較具體、明確,便于監督。而不要只說:“別總玩手機!你的眼睛不要啦?”
2、多鼓勵少打擊
跟孩子說如果不玩手機,你可以得到什么獎勵,而不是,如果玩手機,你將失去什么。比如,如果不玩手機,咱們可以去吃一頓大餐,而不要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再讓我看見你玩手機,就別想吃大餐了!”
3、把約定落實到書面上
比如把約定寫在便簽紙上, 粘貼到比較顯眼的地方,這樣可以隨時提醒父母和孩子按照約定來走。
4、尊重孩子的意見,保持良好順暢的親子溝通
在約定的時候,不要單從父母的角度規定孩子該怎么做,要跟孩子商量,做出符合雙方意愿的約定。
5、豐富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現實生活有意思
有的時候孩子的生活太無聊了,所以拿到手機后,才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報一些興趣班,同時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堅持健身、旅游,愛好讀書、畫畫,潛移默化地就會感染孩子,而如果家長下了班就捧著手機不放,那么孩子成天惦記玩手機也就不足為奇。
銳元思圖教育學校常年面向全國招收10-18周歲以上有"離家出走、不上學、早戀、打罵父母、嚴重叛逆、輟學"等思想行為的青少年,我們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科學化教育模式和誨人不倦的大愛精神,針對不良思想行為習慣的青少年,采取人性化管理、心理診療、行為矯正、思想教育、文化學習、軍事訓練、生活體驗、社會實踐等多方位一體的科學化教育模式,幫助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