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痕的構成引見:
1、裂痕的構成: 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由于混凝土脫水,惹起收縮,或者受溫度上下的溫差影響,大風的影響,惹起脹縮不平均而產生的裂痕,混凝土裂痕修補處置,是指采取化學的辦法對混凝土裂痕停止修復的技術。
混凝土裂痕普通有三種狀態:靜止裂痕,活動裂痕,正在開展的裂痕。 混凝土裂痕修補常規工藝普通有三種辦法分別為低壓注膠修補,高壓修補和開槽修補法,混凝土裂痕處置辦法的選擇普通要思索的要素:判別裂痕是活動的還是靜止的;修補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過多的滲漏、能否需求加固處置;裂痕產生的主要緣由是什么;裂痕將來的變化數值和方向,
2、提示: 普通大于2mm以上的裂痕選擇開槽修補,活動裂痕和正在開展的裂痕必需停止觀測,制定詳細的計劃。
3、常用修補方式,為低壓裂痕修補,高壓裂痕修補
6、普通施工程序:
● 地平裂痕外表處置:松動局部剔除,并以空壓機將外表粉塵除去。
● 裝置灌注頭基座:基座用封縫膠封鎖底部,并以每隔20~30cm的間 距粘貼在裂痕上。 ● 封塞灌注頭基座及裂痕:用封縫膠把灌注頭基座周圍固定,并沿裂痕涂封縫膠以避免樹脂灌注時滲漏。
● 裝置灌注頭停止灌注: a. 將灌注用樹脂按配比混合攪拌平均。 b. 樹脂裝入灌注器內囊內。 c. 將灌注頭裝置在灌注頭基座上。
● 檢視灌注中:灌注頭內樹脂剩余量,若無剩余,應即刻補充樹脂,直到相鄰基座有膠液滲出。
● 敲除灌注頭及基座:內部的樹脂待硬化后,即可敲除基座。
● 外表恢復處置:外表突出局部肅清,磨平至原基面平齊,從而恢恢復面 7、裂痕修補技術流程 構造、構件的靜止裂痕,且裂痕寬度在0.1~2mm之間,裂痕修補辦法首選選用注射法,裂痕修補資料采用AB樹脂類修補膠液。 注射法施工工藝流程:裂痕處置(清算) → 粘貼注膠底座→ 封縫→ 配置灌注膠 → 注射裂痕修補膠。 關于混凝土構件上的裂痕,用鋼絲刷等工具,肅清裂痕外表的灰塵、白灰、浮渣及松懈層等污物;然后用緊縮空氣將裂痕內的灰塵吹出。 粘貼注膠底座:關于有通縫的厚度大于120mm的樓板、墻,需兩面分別粘貼注膠底座。關于厚度小于120mm的樓板和墻,只需在一面粘貼底座。將底座底部周邊平均涂抹一層封縫膠,留意不要將底座的膠孔堵住,將底座出膠孔對準裂痕,粘貼裝置,底座裝置間距200~300mm。
封縫:封縫膠是一種與自動壓力灌漿器配套運用的裂痕外表封鎖和粘底座膠,10min初凝,0.5h終凝即可停止灌漿。用小鏟刀將封縫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