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以推動職業院校面向社會廣泛開展培訓,服務擴大就業。
《行動計劃》提出的重點任務和行動措施
《行動計劃》從十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行動措施:
1、廣泛開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推動職業院校聯合行業企業面向重點領域,大力開展新技術技能培訓。支持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共建企業大學、職工培訓中心、繼續教育基地。加大對困難企業職工轉崗轉業培訓力度。
2、積極開展面向重點人群的就業創業培訓。鼓勵職業院校積極開發面向重點人群的就業創業培訓項目,開展人才緊缺領域的技術技能培訓。加強適應殘疾人特點的培訓。鼓勵涉農職業院校送培下鄉,深入開展技能扶貧。
3、大力開展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支持職業院校面向失業人員,開發周期短、需求大、易就業的培訓項目,使失業人員掌握一技之長。突出幫、教、扶等特點,努力實現培訓即招工、培訓即就業。
4、做好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加強就業有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求職技巧、基本技能等方面內容培訓。推動職業院校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企業共同開展多樣化就業服務。
5、推進培訓資源建設和模式改革。引導職業院校提升培訓項目設計開發能力,增強培訓項目設計的針對性。開發分級分類的培訓課程資源包、數字化培訓資源。開展碎片化、靈活性、實時性培訓,把培訓送到車間和群眾家門口。
6、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對專業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培養一大批適應“雙崗”需要的教師,使教師能駕馭學校、企業“兩個講臺”。將培訓服務課時量和培訓成效等作為教師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7、支持多方合作共建培訓實訓基地。支持職業院校在現有實訓基地基礎上,建設一批標準化培訓實訓基地。支持校企合作建設一批高水平就業創業實訓基地。
8、完善職業院校開展培訓的激勵政策。支持職業院校開展補貼性培訓。對承擔任務較重的職業院校,在原總量基礎上及時核增所需績效工資總量。在內部分配時向承擔培訓任務的一線教師傾斜。允許職業院校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
深海教育作為一家面向全國的新銳互聯網職業教育企業,愿始終秉承著“終生教育,人才大國”的立業使命,重視科技賦能教育,努力服務廣、服務好全國各地莘莘學子,為國家整體經濟的升級獻綿薄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