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19教育科技金陵峰會”在南京江寧開幕,吸引了來自全國的教育行業專家學者、國內培訓教育學校校長、教育行業從業人員等500余位嘉賓參加。本次峰會主題為“變革、融合、升級”,由眾多培訓教育行業資深專家從科技賦能教育、OMO線上線下業務升級等多方面進行深度交流,共同探討教育新未來。濟南深海教育負責人表示:“教育機構教學模式要運用科技力量,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教育OMO模式),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同時塑造自己的競爭力。”
在所有的行業中,教育是一個頗為奇怪的存在。盡管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滲透如火如荼,帶來各種新的商業模式,但教育依然沒有產生本質性的變化。2014年左右,教育O2O曾一度興起,并火熱發展,大有顛覆線下教育的趨勢,但卻短暫而逝。
今年以來,多家企業提出OMO模式,并將其定位主要戰略。
OMO模式*早由創新工場李開復博士在2017年提出,即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融合),他認為中國將*先迎來OMO時代。此后,OMO模式在新零售行業開始出現,并開始向其他行業蔓延。
濟南深海教育負責人表示:“所謂的OMO就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那么怎么去實現OMO?即線上和線下怎么樣去融合? 線上和線下融合的關鍵點,就在于數據一定要打通。比較典型的是新零售,像盒馬鮮生,它整個的線上線下數據完全是互通的,所以網購和到店體驗是互通的,能夠達到更好的效率和更好的體驗。”
說到OMO模式,教育行業應該向生產型企業學習,做好分工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線下以體驗中心為主,重在市場銷售功能;線上為授課中心,重在教研和教學管理;另外還有技術服務中心,提供全面技術支援。與單純將交易過程放到線上,線下進行交付的O2O模式不同,教育OMO模式是一種依靠技術進行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模式。
OMO的核心出發點是挖掘數據,追蹤學生學習的全路徑。教育機構做OMO,可以從教研、產研和服務幾個體系去攻克。未來OMO的發展趨勢是個性化教育。
正如濟南深海教育負責人所言:“技術將幫助教育實現兩件事,第一件事情是優質資源的快速普及,第二個是能夠實現千人千面的因材施教。深海教育作為一家新銳互聯網職業教育公司,將始終重視科技賦能教育,為千人千面因材施教而發力,服務廣、服務好全國各地莘莘學子!” |
|